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2015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学术年会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秋高气爽,2015年10月24日我们迎来了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来自上海市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心脏科、消化科、神经科、心身科、精神科、老年科、儿科、中医科、内分泌科、全科等不同学科180余位医生云集在北京西路的上海市医学会三楼礼堂,参加了一天的学术活动。
  本次学术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彩。既有主题报告,又有病例讨论,还有心理工作坊和卫星会议。主题演讲中,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2009年首届“中华行为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杨菊贤教授,首先通过《行为医学及行为心脏病学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以其他多年从事行为医学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学术成就的演讲,给与会代表如何开展躯体疾病的行为医学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接着来自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老院长王祖承教授进行了精神医学与人文学方面的演讲,题目为《他的精神科学术成就及其病态的心灵世界---De Clerambault的病迹学研究》,王教授介绍了国际上通过病迹学研究法国著名精神医学家对精神医学史的贡献,王祖承教授严谨而生动趣味的演讲让与会代表对病迹学有所了解,给参会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精神医学史的大课。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医生服务的对象是受到社会影响、有心理活动并影响病情的人。如何想病人所想,做病人所需?来自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院长、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现任副主任委员于德华教授,就如何推动综合医院开展多学科协助诊疗中发挥心理学科的作用介绍了杨浦医院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参会医生的积极反响。随着脑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精神神经疾病的脑影像学研究飞速发展,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PET中心主任、上海市核医学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管一晖教授就PET在精神行为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结合他自己获得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图文并茂的演讲,让在座的代表感到收获颇丰,拓展了将来的科研合作方向与思路。
  下午跨学科论坛以案例呈现与讨论的互动方式,分别进行了“精神科与神经科的对话”和“消化科与临床心理科对话”两个论坛。来自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神经内科李云霞教授首先进行《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的演讲。坛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的丁素菊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主任林国珍教授针对一例“痴呆还是抑郁”的疑难病例与现场的参会代表进行了积极地互动,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讨论,阐明了痴呆早期可有抑郁临床表现,需要认真对待;丁素菊教授并系统介绍了痴呆的鉴别诊断。在“消化科与临床心理科联合论坛”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的曹芝君教授对功能性胃肠病中肠易激综合症到底是需要关注中枢机制导致消化症状,还是消化症状引起抑郁焦虑的问题?她做了病历结合基础研究的精彩分享。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障碍病房的陈珏教授对一例不典型神经性厌食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讨论使与会者了解,对厌食者不仅需要排除胆囊肿瘤等恶性疾病,也需要考虑在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如何给患者更好的诊治。
  心理工作坊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心理科主任徐俊冕教授介绍了“正念减压认知行为疗法”,内容精彩纷呈,吸引了热爱心理治疗的许多参会代表。心理工作坊不仅有讲演,也有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科顾洁医生协助下的实练,使全体心理工作坊参会代表亲自领略和体验了来自佛学禅宗的正念疗法是如何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障碍与心身障碍的整个过程,广大参会代表积极要求参加今后行为医学分会的相关培训。
  本次学术会议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许多学科的医生对行为医学的理念与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学术年会给广大医生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了行为医学在上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