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学会病理专科分会

侯英勇 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 副主任委员
所属分会: 病理专科分会
工作单位: 中山医院
出诊信息: 点击查看
专业: 病理
亚专业: 临床病理诊断、消化病理、分子病理、淋巴造血系统
专业主攻方向: 临床病理诊断、消化病理、分子病理、淋巴造血系统
主要学术成就、科技奖项、发明创造、著作、重要论文等

侯英勇医师在中山医院工作长达20年,从主治医师逐步晋升并走向科主任岗位,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和产品研发上,带领团队不断攀登,学科成为博士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复旦大学优秀医疗团队,上海市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病理中心参建科室,全国PQCC示范实验室,全国骨干医师培训基地,国家重点住培基地,国家癌症中心参建科室。取得多项成就,分叙如下: 医疗方面:从全病理诊断时代成长起来,具有全面的临床病理诊断能力,擅长消化/淋巴造血/分子病理领域。带领科室高质高效地完成20万的年病例,工作量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全病理检测体系,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一代和二代测序工作,获得首批全国PQCC示范实验室。推进病理科亚专科和专病建设:设中枢、头颈、呼吸、消化、男生殖、女生殖、淋巴造血、骨与软组织、皮肤黑色素、感染、移植、脱落细胞等12个亚专科,33个专病领域。建立了3~5分钟床旁病理诊断、4小时、12小时、24小时快速诊断,高效地协助临床工作。设立病理科问诊室,开设病理科特需门诊。不仅积极组织科室成员参与到全院MDT工作中,担当疾病解读的重任,还牵头胃肠间质瘤专病MDT,牵头临床病理MDT工作,拓宽病理医生职业触点。 教学方面:2010年成为上海市首批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14年成为上海市首批临床病理专科培训基地,至今培训108名基地医生,34名专科基地医生。组织每日科室晨课(已开设277期共1216次课程)/每周全国线上课程(已完成32次),2021年成为全国重点住培基地,创建临床病理标本馆,联合培养博士后6人,博士生8人,硕士生6人,科研助手6人,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市、校级基金。 科研方面:(1)在GIST专病病理诊断上做出突出成绩:建立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数据库,始于2002年之前,逐步积累1万例GIST病例,联合运用12项形态学指标和分子分型,提出GIST良恶性和分期分级的“中山方法”,指导该肿瘤实现精准治疗,优于国际通行的NIH危险度分级,于2002年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了存在良性、交界性、恶性GIST的观点,此观点被广泛引用(单篇引用263次),并于2009年将判断GIST良恶性和分期分级的“中山方法”分别发表在国际期刊《Histol Histopathol》和《Mod Pathol》上。组建GIST-MDT,开创病理医生牵头MDT的先河;2022年任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病理学组组长,参与组织撰写多项共识。(2)自2009年至今,反复试验,建立了高产和量产组织芯片技术,独立自主研发了与该技术相关的仪器、模具、试剂,1克组织快速产出3万张芯片,实现组织芯库信息化管理,形成丰富的产品线,能满足各种科研和市场化需求,培养了产、学、研、医、用人才链;(3)2010年着手进行建立源于患者原发肿瘤组织的动物模型及筛选分子靶标的研究,成功建立了41例食管癌动物模型,在食管癌的研究上形成了系列,利用多组学数据和组织芯片,发现首个鉴别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和普通型鳞癌的免疫组化指标,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产品;(4)2018年开始,以临床病理问题为线索,以多组学为抓手,围绕胶质瘤、食管癌、胃癌、肠癌、膀胱癌、淋巴瘤、软组织肿瘤、黑色素瘤等,进行多平台研究,在Hematol Oncol,Nature communication,Hepatology等杂志发表文章。此外,建立和推广胃癌HER2免疫组化双蜡块检测方法;发现首个鉴别正常胆管和胆管癌,以及新的乳腺大汗腺癌的免疫组化指标。 产品转化: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克服困难,坚持原创,申请授权专利16项,转化/许可9项,已开发3项产品,分别为1台取材机,1个组织芯片阳性对照片,1个抗体(克隆号6E3E2B),更多自主研发的仪器、试剂、芯片产品和抗体均在研发、验证、临床试验管线中。 获得18项省部级课题,累计科研经费1977.1万,发表文章100余篇,SCI收录文章70余篇,19篇英文代表作引用243次,1篇中文代表作引用263次,主编《胃肠间质瘤》专著1部, 副主编2部,主译1部。获得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发明奖银奖1次,铜奖2次,华夏奖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获得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