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专科分会学术交流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举办。

  本次学术交流会有来自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的委员,香港、台湾和全国各地的同道和各地的参会学员。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循证医学大家Paul Glasziou教授也出席会议,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临床研究与循证实践,观点交流碰撞,气氛积极热烈。

  会议在分会主任委员王小钦教授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中开幕。王小钦教授致辞中提及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的重要性,但当前社会和一些专业人士中仍存在对循证医学的不解和误解,需要学会同仁不断更为努力普及和传播。

  首先做报告的是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陈世耀教授。他介绍了临床研究中一大难点,即结局指标的选择和测量。随后报告的香港中文大学杨祖耀博士和山西医科大学的王素萍教授,分别介绍了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和大型队列研究的应用及优缺点。高键教授和严卫丽教授分别就时间依赖的ROC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的关联研究等方面做了介绍,为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方面的信息和支持。

  王小钦主任委员以“如何理解和减少过度治疗”为题作了主题发言,介绍了过度医疗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知识来认识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取得很好的反响。陈凤媛教授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王泓午教授分别就Hp共识执行情况的调查和循证临床诊断实践做了介绍,以实例说明合理医疗中循证理念传播和应用的重要性。

  下午的会议在短暂的午餐时间后又紧锣密鼓地召开了。首先上场的是来自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田金徽教授,他详细地介绍了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中关于中医中药方面的检索内容尤其引起听众的兴趣。随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郑国庆教授带来了他们工作的介绍和临床前研究的系统评价内容。刘世建教授以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的工作为例,详细说明了生物样本库和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平台作用。

  唐金陵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和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客座教授,是蜚声国内外的流行病学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本次受邀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引证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 ”,即在系统综述前提下的研究,“引证研究”可以理解为“合理研究”,他呼吁在启动任何研究之前都应该系统综述现有研究,提高制作、更新和传播系统总数的质量和效率,以达到避免“研究浪费”或“浪费性研究”的情况。随后郑亮教授和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的彭晓霞教授分别介绍了联合诊断试验和随机后混杂偏倚的概念和处理。李海教授则介绍了他主持的、以上海仁济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前瞻性全国多中心东方型慢加急肝衰竭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标准验证研究实例。最后王伟教授用了2个亲身经历的轻松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循证理念和证据,以及学术和科普等因素对合理医疗的影响和作用,赢取听众阵阵掌声。本次学术会议的主持分别由本学会的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及特邀嘉宾等担任。

  晚上,在李春波教授和北京大学的詹思延教授的主持下,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毛琛博士还详细介绍了网络Meta分析的原理、实例和问题分析,听众反响热烈。

  本次学术交流会,国内外专家同道云集一堂,老中青专家学者共话循证实践、临床研究及合理医疗,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也有研究实例,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反映了循证医学和临床研究的方方面面,及其对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更为“循证医学和合理医疗”主题做了很好的阐述。本次学术会议将对‬促进高质量临床研究、合理医疗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体现出本学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