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肺炎”是极度敏感的词汇,时刻牵动着国内外众人的心。目前正值抗疫重要时期,许多市民选择居家隔离,不外出聚众活动,在关键时间不给国家添乱。对于一些回归家庭的脑卒中患者,大部分也在特殊时期选择居家康复。

脑卒中,又称脑梗或脑出血,不论何时何地,都是非常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发病快,致残率高。其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吞咽障碍,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会导致吞咽和咀嚼的肌群功能失调,使得一大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的进食困难,这些肌肉包括嘴唇、舌头和咽肌等。有些吞咽障碍的症状显而易见,例如流口水、频繁呛咳、咽部梗塞感强烈,但是也有一些感觉功能异常的吞咽困难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严重的话可能导致隐匿性误吸。

如果吞咽问题引起的误吸呛咳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导致食物长期频繁“误入歧途”,堆积在呼吸道,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肺部感染或者吸入性肺炎。

那在疫情阶段,我们怎么有效地在家中进行吞咽管理呢?

一、吸入性肺炎V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虽然同样是“肺炎“,但病因不同其表现的临床症状也截然不同,与吞咽相关的吸入性肺炎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什么区别呢?


吸入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常见
病因

食物或液体进入肺部引起的化学系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常见
群体

脑卒中、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人群普遍易感

检查
依据

吞钡造影、胸部X线片CT、核酸检测

影像学
显示

吞钡造影检查中有明显的吞咽误吸表现;
胸部X线片:误吸后1~2小时即能见到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阴影,肺内病变分布与吸收时体位有关,常见于中下肺叶,右肺多见。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两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临床
表现

进食中和进食后频繁出现。常咳出浆液性泡沫状痰,可带血。体温可出现中高热。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和哮鸣音。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可产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尤其是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后不必过度紧张焦虑,给自己增添过多的心理负担。请及时至医院就诊进行排查和干预,对症下药才是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

二、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居家管理

1.安全进食和吞咽的小贴士

进食时必须保证充分清醒,环境相对安静。
在椅子上或者床上保持进食体位正直(80~90°)。
进食时确保佩戴好需要的辅助装备,如假牙、助听器、眼镜等。
进食前确认口腔清理干净无异物。
每次进食后记得彻底清理口腔。
鼓励细嚼慢咽,每口量不宜过多。
学会观察喉结移动幅度,确保有“咽”的动作。
确保每口食物吃完了再吃下一口。
进食后不能立刻躺下,需保持体位正直20~30分钟。

2.常用的居家进食策略

低头位吞咽,吞咽时,下颌稍稍向内收拢,尽可能靠近胸口。该方法可以防止食物或液体掉入呼吸道。
反复吞咽(每口量可多次吞咽),该方法可以帮助清理口腔或咽部遗留的食物残渣。
交互吞咽,即一口稠状食物、一口液体食物交替进食。该方法可以针对吞咽障碍程度较轻的患者,既可以有效清除咽部的食物残留,又可以降低呛咳率。
姿势控制,上半身体位正直,同时保证头部微向前倾。必要时,可以通过使用枕头来帮助固定头部位置。

环境设置,在进食时,尽可能减少容易使患者分心的干扰物。关闭收音机或电视机。周围的家属或护工尽可能减少聊天,保持环境安静。将食物、杯子或者其他餐具尽可能靠近患者,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能自己进食。

对于不能自主进食,需要家属或护工喂食的患者,需要确保每次进食前,让患者看到或者能感知到需要吃的每一口食物,同时家属或护工应该保持一直面对着患者,尽可能避免侧面喂食。

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居家吞咽训练处方

1.口面肌肉训练操

鼓腮瘪嘴,每组交替30次,每日3组。加强口唇肌肌力,防止食物从口腔漏出,也可改善流涎症状。

咧嘴嘟嘴,如同发元音“i“和”u“的口型,每组交替30次,每日3组。注意嘴角运动时对称,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加强口唇肌肌力。

左右摆舌运动,计时3分钟,舌头保持左右运动至嘴角。可以加强舌肌肌耐力和左右运动时舌肌的灵活性。

用舌头数牙齿,舌头分别扫过上下排每颗牙齿,每日数次,充分锻炼舌肌的活动范围。

2.咽部肌肉锻炼

shaker运动,平躺在床上(不垫枕头),肩膀不离开床面,抬头看脚尖30秒,每组3次。有效锻炼喉咽部肌肉,减少吞咽呛咳和误吸。

3.口腔感觉刺激

每日在三餐前后用温水和冰水交替漱口,刺激口腔黏膜,可以有效加强吞咽反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流涎症状。

4.辅助运动

长期制动或者运动量下降会导致胃肠蠕动紊乱,每日可以适当结合肢体活动辅助吞咽后的食物消化,防止胃食管反流。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

撰稿:王臻旎 张伟明

审阅:谢青 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