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3大招
赵 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很多糖尿病患者长期为餐后高血糖所困扰。本文着重介绍一下餐后血糖的控制妙招。
饮食治疗是基础,运动疗法不可少,配合药物显奇效。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重,无论采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都要配合饮食治疗进行。健康又能持之以恒的饮食食谱,保证血糖平稳,保全患者健康。
饮食治疗的关键是:定时定量。另外要适合自己口味。只有适合自己口味的健康饮食才能持之以恒。为了能够定量,建议患者自备一套厨房称量工具:一个厨房秤,一套量勺,一个量杯。这三件套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称量需求。
三餐分配要合理,建议按早上五分之一,中午五分之二,晚上五分之二进行一天总量的分配。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平衡膳食结构。烹饪方法也十分关键,尽量避免油炸食品。有几大妙招可以降低脂肪的烹调方法:用少量的油来煸炒食物,烹饪前后切除肥肉部分,禽类可以去皮后再烹饪。用餐时需要细嚼慢咽。尽量减少外出饮食的次数。
运动好处多多。通过运动增加身体的耗能,通过运动使得胰岛素的利用率升高了,通过运动把多余的糖份消耗了。通过运动把肥肉变成了肌肉,达到了减肥的目的。同时运动也是愉悦身心的利器。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循序渐进,逐渐达到自己的运动目标。
散步是一个很好的运动方法,大步流畅,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各种运动形式相互搭配,结合自身的爱好,穿插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形式,取得最好的效果。
当然糖尿病患者需防治低血糖,避免空腹运动,随声携带糖或者巧克力。运动前后加强血糖的监测,运动后适当补充水分。
糖尿病的治疗最后的王牌就是药物及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对于餐后高血糖最主要最有效的药物就是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及伏格列波糖。这类药物主要是抑制糖尿病的升高血糖的元凶葡萄糖的吸收。但是这类药物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米饭这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
糖苷酶抑制剂需要与第一口饭一起吃,有些患者可能有腹胀,胀气等不适,但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使患者逐渐耐受,腹胀、胀气等不良反应也有所减少。
其他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以及DPP-4抑制剂等也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餐前注射短效或者速效胰岛素是解决餐后高血糖的王牌武器。
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使每个人对于药物的反应都不尽相同,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用药需要个体化,通过不同的药物组合使得血糖控制得平稳。
402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