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市医学会健康方向盘系列科普活动
——2016年第十一个世界肾脏日
第三届上海肾脏周
从2006开始,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确定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旨在唤起全人类认识、关注慢性肾病的高发性和危害性,以实际行动影响各国政府制定慢性肾脏病防治策略。中国从2006年起,由中华肾脏病学会发起“世界肾脏日”活动。十年来,“世界肾脏日”活动从普及肾脏病常识开始,一步步向全人类揭示了肾脏的功能、强调降低血压和控制血糖在保护肾脏、挽救心脏的重要性,以及捐献肾脏、防止急性肾损伤、关注老年慢性肾脏病和促进全民肾脏健康,在提高全人类认识重视、主动防治慢性肾脏病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全球的第11个世界肾脏日将在2016年3月10日到来,目的是普及“许多成年肾脏病实际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的”这个观念,要认识到儿童时期就存在的高危因素及事件,就有可能识别并早期干预有CKD高危风险的人群各种不同原因造成儿童的急性肾损伤(AKI)都可能产生长期的后遗症,导致多年以后发生慢性肾脏病(CKD)。儿童CKD病因大部分是先天性的,还有一部分是非肾脏病的并发症造成的继发性肾损伤。儿童CKD不仅仅导致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高,还将引起儿童时期以后的医疗问题。事实上,许多传染性疾病导致的儿童死亡都与肾脏受累密切相关。比如,许多患有霍乱或者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儿童常常不是因为感染死亡,而是因为容量不足或者休克导致的AKI死亡。大量的数据表明,成年人的高血压、蛋白尿及CKD在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有些甚至早在宫内及围产期就已存在。
值此第11个“世界肾脏日”到来之际,也是第三届“上海肾脏周”启动之时,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单位,将以“预防慢性肾病,应从儿童开始”为主题,举办为期一周的“架起彩虹桥,科普下基层”系列活动,主题聚焦儿童肾脏病以及可能从儿童时期迁延而来的成人肾脏病,促使人们逐渐认识在儿童期产生的肾脏损害对他们未来健康的威胁。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呼吁广大市民、医务人员和卫生管理部门重视并积极防治肾脏疾病,希望全社会共同携手同行,为了人类的健康谱写新篇章!
431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