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
决赛入围名单新鲜出炉
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近日决出入围决赛的人员名单。
本次活动是在前两年成功举办的首届和第二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的基础上又一次本市医务人员科普能力的大展示。医学科普工作是国家预防卫生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上海市医学会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活动旨在弘扬医学正能量,提高医学科普能力,发现和推出医学科普人才,引领和推动我国医学科普事业发展繁荣,满足大众对权威性、科学性、趣味性医学科普知识的需求。大赛 “坚持正确的导向性和社会公益性,坚持专业标准与公平原则,立足原创,鼓励创新”的宗旨,面向上海市医学会91个专科分会,组织各医疗机构推荐选手参赛,经过医学科普专业人士的初评、复审,选拔出进入决赛的16组选手。大赛组委会决定,决赛将于2016年8月30日举行。
读者可以通过上海市医学会网站了解各位决赛选手的相关情况,并可进行网上和微信公众号投票,选出自己喜爱的医学科普达人。
选手简介
郑昱新,男,副主任医师,曙光医院骨关节科主任。主攻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疾病。 发表论文104篇,负责和参加各级课题25项,获国家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7项。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分会委员。
演讲题目:《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科普知识》
汤晓丽,汤晓丽,女,1985年出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现攻读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硕士学位。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事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近10年,双师型教师。先后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美国孟菲斯大学进修新生儿护理及护理教育。2011年曾参与编写出版《儿科护理学》;同年主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居家照顾手册》,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好评。个人格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演讲题目:《早产儿宝宝如何喂奶?》
吴雯倩,是一个非典型在读临床医学生,热衷公益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喜欢看戏、看展、素食、瑜伽和旅游,最近的梦想是自己有一天可以参加“无国界医生”组织。
演讲题目:《艾滋猖獗,且行且珍惜》
徐蓓峥,女,医学硕士,中共党员,主治医师。200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同年进入新华医院工作。十余年三甲医院工作经历,积累丰富内科临床经验,发表多篇医学论文。现在来到凉城社区成为社区百姓健康守护者。
演讲题目:《拒绝谈“脂”色变》
“手”护神
范巧玲 女 40岁 主管护师 新生儿科护士长
邱佳瑜 女 34岁 主管护师 NICU护士长(副)
李 燕 女 31岁 护 师 新生儿教育护士
张 骏 女 31岁 护 师 新生儿教育护士
顾建伟 女 27岁 护 师 新生儿带教护士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紫精灵,她们专业又创新,她们慈爱又细心,她们勤勤恳恳工作在那新生儿科里,她们善良朝气相互都关心。 她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打败了手细菌,爸爸妈妈开心又放心。
演讲题目:《新生儿父母“入门”这件小事》
叶 双,10年前,从一所百年老校(上海中学)走进另一所百年老校(北京协和医学院);2年前,坚定地迈入历史悠久的肿瘤医院。选择医学,源于冲动和感性;选择医生,源于热爱和理性。妇科肿瘤,是医学,更是人文艺术!
演讲题目:《浅谈宫颈癌筛查》
李 桦,女,中共党员,精神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目前就任于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致力于精神卫生工作,愿为灵魂的流浪者找回心灵之居所,令避世的伤心人重尝快乐的滋味。
演讲题目:《当都教授的脑海中出现“橡皮擦”》
陈林峰,爱好视频制作,于上海第七人民医院实习;
闫叶星,善于演讲、辩论,舞台经验丰富,于北京陆军总医院实习;
汪浩洋,性格外向活泼,善于沟通、协调,于上海同仁医院实习。
我们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学员七队,是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在读本科生。我们刻苦学习医学知识,为做好一名白衣战士而奋斗着。
演讲题目:《人与细菌的“爱恨情仇”》
马婷婷,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师,硕士。每天面对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苦、有累,但从不轻言放弃,竭尽所能帮助病患,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业余喜欢吉他、拉丁舞,热衷于科普志愿活动。参赛梦想:让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了解多一些,对精神病人接纳多一些。
演讲题目:《真的是“过敏性”皮疹?》
章 斌,男,28岁,医学硕士,上海市中医医院外三科住院医师,曾获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称号。师从奚九一、朱松毅等沪上名医传人——李萍主任,擅长运用传统中医疗法治疗脉管炎等病。传承中医精髓,守护大众健康双腿!
演讲题目:《远离您“脚梗”的隐形杀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小医生科普侠,老师叫我们大学生,在医海中埋头苦读。患者叫我们小医生,在医院里发光发热。而我们叫自己科普侠,我们的超能力有:顺风耳,聆听病痛; 放大眼,观察需求;防御盾,科普知识,预防疾病。科普侠,就要你健康!
演讲题目:《别说崴脚无所谓》
朱珍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控所副所长,公共卫生主管医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管理硕士,从事人群营养研究和科普,多次受邀为专家参与SMG健康类节目录制,曾获得国家科技部万名科学使者荣誉。
演讲题目:《活力上海 · 健康膳食》
杨 晋,毕业于复旦大学眼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Wilmer Eye Institute眼科博士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眼科会员、美国眼科医师协会(AAO)会员。对白内障和晶状体疾病诊治有较深造诣。擅长各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眼外伤视功能重建。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论文20篇。主持上海市卫计委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演讲题目:《拨开云雾,还您一个明亮视界》
王 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博士。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生论文,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一项。致力于糖尿病科普教育,曾获全国医学科普微视频大赛三等奖。
演讲题目:《糖尿病人,也能享受美食吗?》
大医小护,是上海市科委指导下的,以专业医护人员为主体的,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的,以社区、学校为阵地的,符合时代发展与百姓需求并形成科学理论的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其宗旨是通过“医护联手,健康科普”,实现“治未病”的健康愿景,为“健康中国”助力。团队负责人是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
选手:施慧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护士。
演讲题目:《今天,你“输”了没?》
陈 翀,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阶段师从许迅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住院医师,美国眼科协会国际会员。曾担任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学生记者和编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市一院长奖等国家、市级、校院级荣誉奖项三十余项;曾先后赴澳大利亚、美国、瑞士进行临床实习和科研轮转,发表多篇SCI收录论著。
演讲题目:《警惕隐形的视力杀手》
本次评选活动坚持群众自愿投票原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包办投票、指定投给特定候选人等弄虚作假行为。组委会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21-62565939
477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