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世界肺动脉高压日之际,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学组承办的上海市医学会“健康方向盘”系列活动之一“蓝嘴唇”之梦——世界肺动脉高压日科普宣教活动于2018年5月5日在上海市医学会西会场成功举办。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出席开幕式活动并讲话,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学组组长沈节艳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学组副组长宋浩明教授主持开幕式活动。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学组组长沈节艳教授介绍,肺动脉高压患者因缺氧发生嘴唇紫绀(蓝嘴唇),该特征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代称,也是国际公认的肺动脉高压宣传标志。该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导致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疾病,作为一种心血管系统罕见病,肺动脉高压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有很多,涉及到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栓性疾病等,有时很难明确诊断,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该病平均发病年龄是36岁,有约15%的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而且目前仍然无法治愈,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余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早发现、早治疗是肺动脉高压管理的关键。通过组织此次活动,呼吁全社会尤其是患者家人及朋友,给予肺动脉高压患者更多关怀,以提高其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首先向不辞辛劳为大众传递健康知识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她在讲话中指出,上海市医学会长期致力于开展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并以提高人民群众医学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为己任。学会积极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引导大众关注健康,防病治病,提高自身健康管理水平。进入2018年度以来,学会科普基地主推了“健康方向盘大讲堂”、“架起彩虹桥进基层”、“健康主题日特色科普”等三大品牌活动,系统高效地为大众提供了优质、实用的健康科普服务和知识。未来,学会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协调组织全社会资源和力量,扎实做好科普患教工作,为新时期全民大健康建设添砖加瓦。
肺动脉高压是一个棘手的疾病,而且相当凶险,如不加治疗的话,可导致右心衰竭、及至死亡,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国内,误诊或漏诊率都相当之高,可以说,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是困扰全世界患者和医生的难题。此外,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始终也不能令人满意,仅凭基础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平均只有2.8年,所以攻克肺动脉高压这个疾病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举办“蓝嘴唇”之梦活动,传播肺动脉高压知识,增强大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唤起全社会对肺动脉高压疾病的重视。
葛均波院士:世界肺动脉高压日寄语
在患者教育环节,上海仁济医院沈节艳教授、上海肺科医院何晶教授、上海瑞金医院杨震坤教授、上海仁济医院李挺教授、上海中山医院管丽华教授、上海仁济医院周懿韵护士长分别就肺动脉高压诊断、药物治疗进展、介入与外科治疗进展、结缔组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高压患者护理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知识讲座。
专题知识讲座之后,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学组全体成员还耐心回答了现场听众的问题,并举办了健康咨询活动。通过“蓝嘴唇”之梦活动,提高了大众对肺动脉高压疾病的认知与关注度,增强了肺动脉高压疾病患者的信心。
311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