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我们生命的“动力源泉”,其“源泉”出了问题,将会导致各种生命器官的问题,所牵扯的问题是个人、家庭,乃至社会。正因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29日定为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即“My heart your heart”,意为关爱心脏健康,你我共同承诺,将心比心。每年此时,全世界超过100国家的相关组织、政府都会组织相关活动,如公开讲座、公益运动等,以健康的生活习惯、科普理念灌输大众,爱护心脏,从生活点滴做起。
2018世界心脏日健康科普教育主题会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菊英教授主持。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方唯一教授和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方主任提到,去年,我们依托大数据的发展建立了心血管健康指数,通过指数参考,给各地政府和医院对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就数据来看,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发病率等特点,由此观之,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极少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疾病的控制不佳,导致了心血管病的高发。值此,大众就需要知道,心血管病可防可治,防——从生活点滴开始,治——从提高健康意识,早发现早治疗开始。
谭鸣教授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和徐建光会长,向不辞辛劳为老百姓传递健康知识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也向关注健康,谋求更美好生活的各位市民朋友表示欢迎。上海市医学会长期致力于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医学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每年学会都举办各种科普宣教活动,来帮助市民百姓关注健康,防病治病,提高自身健康管理的水平。举办“世界心脏日”的科普宣教活动,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对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自我的防范意识,学会正确保护心脏,希望大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预防或者控制心脏疾病,人人都可以拥有健康的心脏,享受快乐的生活。
开幕式后,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魏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张瑞岩教授主持了名医讲座,分别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梁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勇教授作了相关讲课,内容通俗易懂,涵盖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知识,还涉及到了大众所关心的“支架”话题,以及血压如何管理等。听众们表示,自己是多年的高血压患者,以为只要吃药控制好血压就行,殊不知,血压的控制除了吃药有很多讲究外,生活方式也很重要。讲座贴近听众日常生活,现场提问热烈,获得听众一致好评和认可。
此外,在讲座会堂内还排放了50块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知识展板,展板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内容涵盖了心血管病的相关疾病知识,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基本知识和救治要点,以及有利于心血管的食物和运动有哪些等,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学习,甚至有认真的市民拿起手机拍照,做起笔记。诚挚希望,通过这样的全方位的科普主题教育活动,市民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收获满满。
而作为科普教育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专家咨询,一直深受着市民的热烈欢迎。现场由上海市医学会组织的各大医院的二十余位心血管病专家位列会厅,许多市民也是针对性地慕名而来,带上自己的病史资料,自觉排起了长队,等待候诊。
此次科普活动可谓全方位,包括了科普讲座、知识展板、专家义诊三大环节,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心脏日科普手册,以及《家庭用药》心血管特辑。五百余市民前来参与心脏日主题活动,不仅现场有收获,回家也能继续知识的延续和学习。
心脏是我们呼吸、生存的源泉,拥有健康的心脏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让我们一起承诺,关爱自己的心脏。
300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