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律动100秒,安心100分 ——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文化基地房颤科普短视频比赛

 

砰,砰,砰………听听心的声音,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房颤就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严重的后果是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目前我国房颤患病人数约1000万,与冠心病相当,但公众对房颤的关注度却不及冠心病的1/4,公众的知晓率极低。

随着2019年6月6日第七个“房颤日”的到来,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主办的首届房颤科普短视频大赛“律动100秒 安心100分”应蕴而生,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更生动更形象的科普视频,呼吁公众共同关注房颤,提升公众知晓,降低卒中风险!

全国多家医院积极报名参与本次活动,本着原创性、科学性、严谨性的评选原则,经过严格初选,推荐出6个优秀作品在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现场举办了活动决赛。

决赛现场邀请到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钱菊英教授、上海房颤中心联盟主席李毅刚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梁春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张瑞岩教授、上海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赵仙先教授担任专家评审,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主编崔颖女士作为媒体评委。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开场致辞。临床医生的多数精力都在诊室与病人接触,很少走出去推广房颤知识。为了实现总书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我们不仅需要通过房颤中心规范临床诊疗路径更需要借助医学专业和媒体力量宣传普及房颤知识,感谢上海市医学会搭建这样一个公益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房颤,重视房颤,预防卒中。

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致辞。房颤的规范化管理,不仅要医务人员和政府关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需要一起把房颤防治工作做好,让规范管理上一个台阶,从而共同造福群众。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钱菊英教授致辞。房颤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必须依托各种媒体平台科学普及疾病知识。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举办这样的视频比赛,充分利用了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正确引导群众预防和治疗疾病,结合新媒体平台,真正助力《健康中国2030》。

李毅刚教授则希望社会各界利用好这样的公益平台,让大众关注房颤。中国有中国梦,医学节律界有一个节律梦,那就是希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脏都可以有规律的跳动,让家人更安心的生活和工作!

经过激烈的角逐,专家评审团现场从全国6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如下:

视频选播


▲《房颤患者守护者联盟》


▲《聆听心声--房颤》



这些作品均为医护人员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脱下白大褂,担任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自创原创视频,普及房颤疾病知识,呼吁大众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共同提升公众对于房颤危害的认知。


上海市医学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社会团体,以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医学知识普及为己任,一直以来坚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属各专科分会积极响应学会号召,集中全市最优秀的医学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全方位推进医学科普宣传。上海市医学会于2018年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称号,将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继续着力于向人民群众传播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基地建设成更为优质、更受欢迎的医学健康科普家园。

346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