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肢体抖动、僵直,行动迟缓,摔倒等。我国帕金森病患者超过200万,约占全球的一半。由于帕金森病目前缺乏有效根治手段,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为进一步普及公众及患者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增强医患沟通。促进帕金森病患者早识别、早治疗,长期有效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生活回归,重拾信心,减轻各方负担。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帕金森病学组承办的“2019世界帕金森病日科普咨询活动”,将于2019年4月4日上午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召开。届时国际厅将进行专家讲座、病友座谈及疾病经验分享,同时阳光厅进行上海各医院帕金森病专家义诊咨询。
时间:2019年4月4日(周四)
09:00~11:00
地点:上海科学会堂
开幕式(09:00~09:40) (国际厅) | |
时间 | 内容 |
09:00~09:10 | 领导致辞 |
09:10~09:20 | 专家致辞 |
09:20~09:40 | 上海地区PD门诊发布 及工作汇报 |
科普活动(09:40~10:30) (国际厅) | |
时间 | 内容 |
09:40~10:00 | 帕金森病友太极表演 及才艺表演 |
10:00~10:30 | 帕金森病友与专家面对面 |
健康咨询(10:00~11:00) (阳光厅) |
帕金森病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由于该病发病是缓慢的,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那么患者及家属应该如何早期发现预警信号,医生又是如何诊断帕金森病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有那些: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还有一些其他表现,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也易被忽视:如有大约25-61%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可能会出现肩颈部痛、头痛、腰痛等等。虽然现在还没有化验或仪器检查可以诊断帕金森病,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疾病诊断,所以患者需要到神经专科医生处进行系统的体检,这一点很重要。另外一些相关的检查是必须的,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一些能导致帕金森病综合征的疾病,如脑的CT扫描或者核磁共振成像(MRI),甲状腺功能等,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我们提供了帕金森病筛查量表,患者可以针对的进行自查,如有疑问可以到帕金森病专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
迄今尚未发现何种治疗措施可以阻止帕金森病的发展,但也不能认为帕金森病是不治之症。帕金森病的早期,合理用药能很好缓解症状,到后期逐渐会失去治疗效果。因为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会减退,逐渐出现“运动波动”并发症,表现为“剂末现象”、“异动症”、“开关现象”甚或精神症状等,这与疾病本身进展相关。我们通过应用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的理念治疗帕金森病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同时能够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尽量的延长。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改善疗效减退的情况:
积极寻找引起病情加重的原因,对可疑的任何原因应予以去除。
增加每日所服左旋多巴的次数,每次用药量不变或稍微加量。
可以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加用选择性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采用低蛋白饮食。
最重要的一点是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专科就诊,因为“遵医嘱”,简单三个字,才是真正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多存在步态障碍、姿势平衡障碍、语言和(或)吞咽障碍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康复或运动训练。如进行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进行语言障碍训练、步态训练、姿势平衡训练等。若能每日坚持,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并能延长药物的有效作用。
29149
分享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