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科普贴】糖尿病前期如何早干预?

 
上海市医学会健康方向盘科普系列活动
2015联合国糖尿病日科普贴


糖尿病前期如何早干预?

刘芳

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


给大家看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目前我国除了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以上外,还有15%左右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说,近1.5亿劳动人民也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不及时刹车,也将一生生活在糖尿病的阴影之下。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升高到比正常人高,但是还没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危险状态。具体来讲,也就是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之间,餐后或者随机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这段时间也叫糖调节受损阶段,单独空腹血糖高者又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单独餐后血糖高者称为糖耐量减退。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表现呢?

有的人表现为口干口渴,有的是体重下降,莫名其妙地瘦了一些;有的是眼睛有点模糊;较多的人表现为餐后到下一餐餐前容易饿,经常发生饥饿感而增加进食。糟糕的是,大多数人血糖增高是潜滋暗长的,平时并无什么不适感觉。所以,如果想不到检查血糖和尿糖,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糖代谢出了问题,将要跨进糖尿病的门槛。所以,目前中国糖尿病指南呼吁大众,在45岁以上要注意每年做一次体检,查查血糖,不仅是空腹血糖,更重要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刚开始不是空腹血糖高,而是餐后血糖先升高,如果仅查空腹血,就会漏诊将近2/3的糖尿病高危者!

知道了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怎么样及时刹车,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呢?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1.少吃喝甜的

管住主食,限制甜食。虽然不能说糖尿病是吃糖吃出来的,但是过多甜食肯定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尽量少吃含糖食物,尤其是巧克力、冰淇淋、奶油蛋糕、点心等,还有各种含糖饮料,目前市售的果汁、碳酸饮料、甚至盐汽水里面都含糖,不知不觉就喝了好多糖水,给胰岛造成巨大压力。

2

少吃点油腻的

这个地球人都知道,胖子容易得糖尿病,就是因为体内油脂太多,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刚开始还能通过多分泌胰岛素来应对,后来hold不住了就出现了血糖增高。所以,要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就要从限制脂质食物起步。食物越香,含油越多。杜绝各种油炸食品、鸡皮鸭皮、猪肝、黄油、大鱼大肉的吃货习惯。

3

减少静坐时间

已有研究证实,长期静坐的生活方式与糖尿病发病有关。日常千万不要懒,要动起来,尤其是电脑前的大虾-IT一族,开网店的宅男宅女们,晚饭后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土豆们”,不要一坐一整天,可以坐三刻钟起来活动一下四肢,饭后出去走几圈;最好做做有氧运动,每天让身体爽快地出次汗,就可以消耗不少使血糖升高的多余脂肪和能量额!

4

多注意体型

这句话是对大肚子细腿的胖子们说的,要记住胖子不是一天吃起来的,体重一旦吃上去了就很难减下来。所以,在您处于“微胖界”时就应该行动,减掉多余的那些肥肉;如果已经是大腹便便的,那就只能强化训练,必要时可以做个缩胃手术,恢复健康体型了,研究和经验告诉我们:随着苗条体型的恢复,降下来的不仅是血糖,还有血脂、血压、尿酸和脂肪肝!




5

为精神减压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这也是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因为重压之下,不是“必有勇夫”,而是必有“升糖激素”分泌,长期精神紧张,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的势头压过了降糖的胰岛素,高血糖就会出现。所以,要学会放松和自我心理调适,会工作,也要会玩,一张一弛、健康之道嘛!

6

不做夜猫子

有些人因为工作或是看电视等不良习惯,经常熬夜,殊不知,该睡觉时不睡觉,该休息的交感神经不能得到休息,体内激素的昼夜节律性破坏,释放的升糖激素会加重高血糖的状态。所以,奉劝那些夜猫子们,一切顺其自然,虽不能像古人那样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起码要11点之前入睡,每晚睡7-8小时,这才是人体生物钟最需要的,夜间饱睡,满血复活,白天才能精神满满,高效工作!

7

试着吃点药

如果有些糖尿病前期的朋友经过上述措施,高血糖仍不能纠正,而且大有愈演愈烈、发展为糖尿病之趋势,就需要用点药物辅助一下,帮你刹住迈向糖尿病的脚步。目前已证实可延缓和预防糖尿病的药物有两种:一是二甲双胍,二是阿卡波糖。前者是帮助您提高胰岛素作用效率同时控制食欲的,后者是使食物中的糖吸收慢一点降低餐后血糖的。不用担心吃上药就撤不下来了,吃的目的是使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吃几个月奏效后,这些药是可以停用的。当然,目前还有一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新药如DDP-IV抑制剂、肠促胰素GLP-1激动剂等是否也能预防糖尿病,还需要临床验证。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特需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449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