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由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主办的“2015年上海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明道楼成功举办。此次年会以“精细康复评定、精准康复治疗”为主题,吸引了近700名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参会,是历年来学术年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家济济一堂,共享年会知识盛宴!
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杜青教授主持,主任委员吴毅教授致欢迎辞。吴毅教授代表专科分会感谢各位国内外的教授、专家、康复同道莅临本次年会。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康复医学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学会的教育工作、科普工作和学术活动越来越丰富;上海共有7个单位康复医学科入选了“上海卫计委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体现了上海卫计委对康复医学事业的大力支持。最后,吴毅教授殷切希望大家能在本次年会中收获新技术、新知识、新思维。
大会邀请了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励建安教授,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教授,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季敏副理事长,上海市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杨佩君教授和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洁皎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教授和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处虞慧炯处长出席开幕式。
本次大会设立了主会场和分会场,均围绕“精准康复医学”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浅出的报告和讨论。
首先,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励建安教授给大家介绍康复治疗新理念—肿瘤康复。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宏亮教授根据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深度分析了“物理因子治疗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物理治疗系的刘浩教授作了《上肢神经卡压综合症的诊断与康复》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物理治疗系的Clive Pai教授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与临床经验,与参会代表们分享了特发性跌倒的评定与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毅教授就精准医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作了报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白跃宏教授就临床康复管理软件及三级康复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展望做了精彩报告。上海阳光康复中心王惠芳教授介绍了运动创伤修复重建术后的康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卫星教授分享了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介绍了超声检查的优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文华教授细致的讲解了法国“精神运动康复”,指出精神运动康复是从更高、更综合的层面对患者进行的非药物治疗。来自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物理治疗系的黄敏教授讲解了下腰痛的发病机制,同时介绍了慢性下腰痛的治疗方法。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玉连副教授就躯干控制-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前提展开了讨论,介绍了躯干控制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相关躯干控制的测定表等。各位大师的授课为参会代表带来了更多全新的、前沿的国际康复理念,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首次设立的青年康复论坛是本次年会的一大点亮!经过优秀论文的初评、复评和演讲几个环节,分别评选出医生组和治疗师组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上海的青年康复工作者思维活跃、严谨治学、对康复医学事业充满激情,通过此次活动更好的展示了年轻工作者的才华,也更大程度的推动了上海市青年医师和青年治疗师的相互交流,提升了青年们的临床治疗、临床诊断和临床康复技术,为推动上海市青年康复人才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学术年会在主任委员吴毅教授的感谢声中圆满的落下帷幕。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康复医疗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了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对提升上海地区康复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明年的学术年会将更加精彩!
393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