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EUS)是消化内镜领域中发展最活跃的技术之一,近年来它与ESD、ERCP、EIS等技术相结合,在消化道粘膜病变、消化道肿瘤、肝胆胰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届东方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暨第21届全国超声内镜学术研讨会上,EUS论坛邀请了国外内一流的超声内镜诊治顶尖专家,通过专题报告、经验交流及临床病例讨论等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参会嘉宾搭建深入交流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促进EUS及EUS相关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增进消化与消化内镜同道间的学术交流。
上海长海医院金震东教授介绍了中国EUS的现状与未来。2018年我国EUS方向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截止至9月发表SCI论文60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5分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亚洲EUS指南共识于2018年出台,该指南为首次公开发表的与介入性EUS操作相关的指南,深入总结了EUS的诊断及治疗意义,为EUS操作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中国学者先后行EUS引导下利用金属支架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胆囊息肉切除术,EUS引导下利用全覆膜金属支架行烧灼术+胃肠吻合术等多种手术,并且发现应用EUS诊断SM2期早期胃癌的新模式。全国多个省市先后召开多场EUS相关学术会议,2018年可谓硕果累累,期待2019年EUS的创新与突破!
台湾大学医学院王秀伯教授指出,随着近年来超声内镜设备的革新和新型造影剂的出现,增强超声内镜(CE-EUS)对相关疾病的诊断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其临床适应证也越来越广泛。CE-EU是一种新兴、实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以超声微泡为造影剂,只需要用低频超声波就可以震荡或击碎其中微泡,稳定性好,具有长效造影增强的效果,可以实时观察造影剂填充组织的全过程。目前,CE-EUS已应用于胰腺疾病、纵膈和腹腔淋巴结疾病、消化道间质肿瘤、炎症性肠病、胆囊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相信CE-EUS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手段。
台北慈济医院陈建华教授分享了EUS引导下肿瘤酒精注射治疗的心得体会。EUS引导下酒精注射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手段,适用于体积不大的G1/G2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功能性肿瘤更佳,特别是胰岛素瘤。对于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需要具有较高的CgA水平。展示了多个治疗成功的临床研究,陈建华教授指出,EUS引导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是一种稳定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虽然其长期治疗效果有待观察,但是目前这是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最佳的选择,未来可能应用于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
日本顺天堂大学Isayama Hiroyuki教授带来了EUS-BD的现状和展望的精彩报告。他介绍,EUS-BD在专业医学工作者的手中安全有效,可分为经胃顺行途径(EUS-HG)和经十二指肠逆行途径(EUS-CDS)两种方式。EUS-HG需要建立支架移植的预防和故障排除流程,关注专用支架的需求和移植支架的管理。现有研究认为,EUS-CDS的操作更为简单、支架通畅性更好且支架相关并发症更少。EUS-CDS需要专用支架,Axios是否为最好的支架还在研究中。
日本北里大学Mitsuhiro Kida教授指出,在经验丰富的超声内镜操作者中,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 (EUS-BD) 能够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取得相似的疗效。针对EUS-BD的2种方法——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胃吻合术(EUS-HGS)和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EUS-CDS),二者疗效与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在手术解剖学改变的患者中,与ERCP相比,EUS-HGS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高的副反应率。使用前视内镜更易直接进行手术解剖学改变患者的胆肠吻合术。
南京鼓楼医院邹晓平教授分享了EUS-胃肠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恶性胃流出道梗阻(GOO)是累计上消化道各种恶性肿瘤的常见疾病,预后较差,往往导致恶液质的发生。传统的GOO手术方式有,外科胃空肠吻合术,肠道支架置入等空肠营养管置入术。EUS-胃肠吻合术既有外科旁路手术维持通畅的优势,又使创伤很小。和肠道支架相比,症状复发和支架梗阻的风险可能很低,很少需要再次介入治疗。邹教授课题组对EUS-胃肠吻合术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改进的小肠镜外套管、双球囊导管(已申请专利)和末端可通电的支架推送器,使GOO在微创手术洗啊具有较长的维持通畅时间,复发率改善,再次干预需求降低。
296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