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妇科肿瘤分论坛于2016年8月13日继续进行,近400人参加本分论坛。
北京协和医院的向阳教授带来了“有效避免滋养细胞肿瘤的的误诊误治”专题报告。滋养细胞肿瘤是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肿瘤,破坏性极强,原发于子宫,很早就可以通过血运转移,也是最容易被误诊的妇科恶性肿瘤。对于不典型病例,GTN与不全流产、异位妊娠难以鉴别,原因为超声检查的征象并不十分特异;血清β-hCG水平在三者之间有重叠;发生在宫角、残角子宫或肌壁间等部位的妊娠,刮宫术难以刮到妊娠物。III型CSP容易被误诊为GTN,当临床上出现妊娠相关性疾病的症状时首先应除外不全流产、异位妊娠等常见病或多发病。尤其是对于可疑GTN患者或者不能除外中间型GTN的患者必须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宫、腹腔镜联合,有时可用于GT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崔恒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早期卵巢癌的规范化治疗”的专题报告,从我国卵巢癌治疗的现状说起,明确了卵巢癌的规范性治疗对预后的重要性,强调早期卵巢癌需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期手术,并明确病理分级。对初次手术分期不全面的患者,应该在化疗开始前进行再分期手术,避免不必要的化疗。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卵巢癌的化疗指南及共识,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需选择毒性较低的化疗药物。
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宋磊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阴道恶性肿瘤手术处理——全阴道切除及阴道形成”的专题报告,通过多段手术录像的播放,具体介绍了目前阴道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及并发症,强调在保证手术的彻底性的同时考虑患者实际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可行阴道封闭术,年轻、有性生活需求的患者则行阴道形成术,并重点推荐了脱细胞异体真皮阴道形成术。同时,宋教授也特别关注医疗安全问题,并提醒各位医生严格遵循手术原则,时刻贯彻微创观念,用心治病。
仁济医院狄文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卵巢癌腹腔化疗现状”的主题讲座。从卵巢癌的临床特征、腹腔化疗的发展历史以及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的对比分析,并引证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了腹腔化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优势价值!最后指出:卵巢癌腹腔化疗的部分领域尚有待询证数据支持,获益人群的选择以及最佳化疗疗程等有待进一步探索。
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为我们带来“宫颈鳞癌与腺癌的临床表现与差异”的专题演讲,从流行病学来看鳞癌发生率逐年下降,腺癌却平行增长,原因与肿瘤危险因素、病例比例、筛查方式等方面均有关系;二者治疗方面的差异表现在放化疗反应性不同,导致复发率不同;同时张教授分别从肿瘤转移途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总结与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指导意见。
江苏省人民医院程文俊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妇科恶性肿瘤的影像学及组织学诊断”的主题讲座。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的金标准;影像学检查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临床分期及术后随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卵巢癌的临床特点,结合病例分析和丰富的影像学图片的呈现,程教授对各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逐一解析。最后指出,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手段各有利弊,应综合运用,扬长避短,以达到对卵巢肿瘤的早期发现、准确临床分期,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来自台湾马偕纪念医院的王功亮教授为我们带来题为“Robotic surgery in cervical cancer”的报告,介绍了机器人手术在宫颈癌病患中的应用及其优势:3D视野及术者可以取坐位更轻松便捷完成手术;子宫颈癌手术患者固定体位要求高,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稳定患者及其组织上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出血更少;王院长进而介绍了台湾目前应用的Xi型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具备更灵活的拆卸性以便变换手术角度,同时其对淋巴结清扫更具全角度清晰视野,从术后生存率上机器人手术较传统术式无明显差异。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机器人手术同样能达到保留生育功能术后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王育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Less is More——PINPOINT荧光显影系统在妇科SLN Mapping上的应用”的讲座,主要介绍了采用吲哚菁绿(ICG)作为显影剂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方法、显像原理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应用ICG荧光显影系统进行SLN Mapping原理简单、操作便捷、术中识别率高,是妇科肿瘤手术的大势所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祝亚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外阴黑色素瘤的诊治”的专题报告,结合大量临床图例,详细介绍了外阴黑色素瘤的典型表现、诊断方法、诊断流程、分期、治疗原则、治疗进展等,不仅阐述了传统手术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及放化疗等治疗方法,更着重介绍了该疾病的免疫治疗进展,如Ipilimumab、IL-2等在该疾病中的疗效等。因该疾病临床较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虽然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已有一定进展,但仍需要更多尝试。
精准医学是转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卵巢上皮癌精准治疗”的主题讲座。根基于上皮性卵巢癌诊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及汇纳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对精准医学理念在卵巢癌诊治中的实践价值进行论述:推进卵巢肿瘤精准分子分型;寻找新的疗效预测因子;基于精准的理想减灭术和保留生理机能的卵巢癌个体化外科治疗策略。
来自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妇产科的张怡教授带来题为“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处理”的演讲,张教授以生动的临床病例回顾分享为起点探讨了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经验,综述了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细胞学特点(绒毛膜型中间型细胞)、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知识;治疗上张教授建议确诊后立即行子宫切除,年轻患者可酌情保留双侧附件,子宫外病灶首选手术切除,术后联合化疗亦有一定效果。
来自北大人民医院的李小平研究员为我们带来题目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新理念”报告,李老师以卵巢上皮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妇科肿瘤间/肿瘤内的异质性概念,提出当下化疗方案需依据具体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精确化、靶向化及序贯化治疗的新理念,同时强调了病理多点活检及化疗期间随访肿瘤标记物谱对于指导治疗的重要性。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的薛翔教授对“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探讨。首先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报道论述宫腔镜活检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治中的优势价值,指出:宫腔镜定位活检在确定肿瘤分期时的准确性优于子宫内膜活检!与分段诊刮相比,宫腔镜不增加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的腹腔播散,不影响肿瘤的分级,也并不影响其预后!进而对宫腔镜的前沿研究进展做了汇纳分析,最后指出宫腔镜在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评估。
东方论坛金牌环节“专家面对面”——子宫内膜癌手术鉴赏及要点分析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王华英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分别演示了开腹及开腹腔镜方法进行子宫内膜癌手术的精彩视频。王华英教授对宫体注射美兰准确寻踪觅迹行前哨淋巴结切除的手术技巧进行了经验分享;王沂峰教授对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和大网膜切除的手术技巧进行解析。随后,台上台下各位专家同道就目前尚存的争议问题诸如“两种手术方式对I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范围的差异选择”以及“不同手术范围所决定的后续辅助治疗方案的不同”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就NCCN指南中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进行辩读分析。各位专家结合自己经验就争议问题以及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技巧畅所欲言,切磋探讨,学术火花的碰撞达到高潮。
来自澳门镜湖医院的黄耀斌教授带来了BRCA基因与卵巢癌专题报告。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的卵巢癌至少10%表现为家族遗传性,其中BRCA1基因突变占73%,BRCA2基因突变占15%。研究显示:BRCA1突变的女性,50-70岁患卵巢癌的概率23-44%;超过60%的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NCCN指南推荐任何年纪的卵巢癌患者都该进行BRCA1/2测试。BRCA1/2基因突变对预防指导(根据突变类型和年龄性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治疗指导(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预后或复发预测等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浙江省肿瘤医院的朱笕青教授带来了关于上皮性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专题报告。卵巢癌手术中淋巴结的处理通常有异常淋巴结切除术、淋巴结取样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三种方式。对于早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有利于肿瘤的精确分期。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改善早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尚不能取代淋巴结取样术成为卵巢癌手术分期的标准术式。对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要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应该切除肿大转移淋巴结。已有研究提示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可能对某些晚期患者具有治疗价值,但需进一步证实。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卢美松教授带来了"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与妊娠"的专题报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一种癌前病变,对有生育要求且查出CIN的女性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保留生育功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没有证据表明CIN治疗降低受孕力及早期妊娠结局。先前有过宫颈锥切史的ART女性推荐单个胚胎移植,减少早产风险;宫颈锥切术并不影响受孕能力,但可能会改变妊娠结局,增加早产风险,手术的术式、锥切的深度与范围以及术后至妊娠的间隔时间可能影响产科结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妇科恶性肿瘤液体活检”的专题讲座。基于当前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随访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张教授结合前沿研究进展对液体活检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EXs)”在三大妇科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优势和前景做了论述分析。最后从技术层次、监测标准及基因突变的复杂性等方面指出当前液体活检尚待解决的问题。希望与挑战并存,探索之路还将延伸!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仲秋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技巧”的讲座,采用边播放手术录像边讲解的生动授课模式,带领参会者复习了盆底解剖结构,重点指出了广泛子宫切除术中需仔细辨别、保护的结构,总结手术步骤及技巧为简单易记的“88口诀”,分享了手术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专家面对面由林仲秋教授主持,主题为宫颈癌手术鉴赏及要点分析。来自复旦肿瘤医院的吴小华教授演示了开腹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切除+子宫旁组织切除手术精彩视频,讲解了不同类型切除术式的具体切除范围,对于是否保留神经功能王教授主张切除肿瘤第一,保留功能第二。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徐惠成教授演示了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视频,认为腔镜手术视野较开腹明显清晰,出血少,近十年手术技巧日趋成熟并发症也越来越少。随后各方专家就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不同术式的关键手术步骤优先次序、不同分期肿瘤保留神经功能的适应症、不同术式所致的肿瘤复发率等问题集中进行讨论,时至会末现场仍座无虚席,听众无不意犹未尽!
330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