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主办的第三届东方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以“迈向精准诊疗之路”为主题,全国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研究人员4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教授开幕式致辞 |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吴炅教授开幕式主持并致欢迎词 |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词。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充分肯定了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既往所做的工作,并希望通过此次盛会,进一步提升我国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的研究水平,进一步加快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更多的肿瘤患者造福。
王红阳院士
做大会报告
杨胜利院士
做大会报告
丁健院士
做大会报告
会议分“院士论坛”、“大师论坛”及“青年论坛”三个环节。在院士论坛中,三位院士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现状阐述了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的新热点、新突破、新困境、新挑战。王红阳院士的肝癌研究立足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机制的探索,模型的验证最后回到临床,服务于病人,通过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例子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数据来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精准医疗不是一句空话。杨胜利院士的“由大数据到智能医学”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诊疗之路的新方向,新模式,也许一块智能手表就可能囊括了所有的诊疗信息,这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福利。丁健院士主要讲述了肿瘤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包括肿瘤细胞本身、肿瘤微环境、肿瘤代谢等多方面的影响,通过肝癌研究的实例实时监测甄别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为病人的临床决策提供助力。此环节一睹三位院士学术风采,在场的参会者都感叹干货满满。
大师论坛聚集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生命科学院的多位知名专家教授。他们立足于肝癌、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等恶性肿瘤,对肿瘤代谢、肿瘤的分子靶向干预与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长链非编码RNA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报告,结合具体实例生动地剖析了肿瘤的异质性、肿瘤的预测与预后分子机制研究,最后回归到肿瘤的精准诊疗,涵盖内容如此丰富,可谓是学术的饕餮盛宴。青年论坛中柳素玲、高强、黄敏、卢敏等四位研究员分别就肿瘤干细胞靶向,肿瘤的时空异质性及克隆进化、靶向肿瘤代谢的药物研发、p53靶向药物研发等研究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研究思路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在不断地完成一个实验后思考其中隐藏的问题,并不断探索找到其背后的机制。
此次会议是国内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盛会。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对肿瘤这一复杂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尤其是在肿瘤的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肿瘤的精准诊疗之路将会越走越光明。
362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