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

宋振举 教授
学会任职: 副主任委员
所属分会: 生物医药转化分会
工作单位: 中山医院
出诊信息: 点击查看
专业: 急诊医学
亚专业: 急诊危重病
专业主攻方向: 脓毒症和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
主要学术成就、科技奖项、发明创造、著作、重要论文等

从事急危重症临床救治和研究工作22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的支持下,聚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发病机制与精准干预”开展了系列研究。 现任上海市急危重症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应急救援与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       近5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 5 项;省部级课题4项;以通讯作者发表IF>10分的论文 10篇,包括Nature Immunology,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ritical Care等国际期刊;发表专家共识5项;申请专利27项,其中5项发明专利完成转化。主编专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2025年)。以主要完成人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中国中医药研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和上海市医学会首届青年菁英奖(2021年)。      近5年发表的论文: 1. A critical role of N4-acetylation of Cytidine in mRNA by NAT10 in T cell expansion and antiviral immunity.Nature Immunology (IF=27.7,Q1). 2025.02. 通讯作者。 2. Integrative multi-omics analysis unravels the host response landscape and reveals a serum protein panel for early prognosis prediction for ARDS.Critical Care (IF=15.1,Q1). 2024.07. 通讯作者。 3. Reduced clinical severity during 2022 Shanghai Spring epidemic of SARS-CoV-2 omicron BA.2 variant infection - An integrated account of virus pathogenicity and vaccination effectiveness.National Science Review (IF=20.6, Q1). 2024.01. 通讯作者。 4. A follow-up study on the recovery and reinfection of Omicron COVID-19 patients in Shanghai.Emergency Microbes Infections (IF=13.2, Q2). 2023.12.通讯作者。 5. The pathogens of secondary infection in septic patients share a similar genotype to those that predominate in the gut.Crit Care (IF=15.1, Q1). 2022.07. 通讯作者。 6. GPR174 knockdown enhances blood flow recovery in hindlimb ischemia mice model by upregulating AREG expres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6.6, Q1). 2022.1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