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术成就: (1)发表论文:主要致力于中枢及周围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非侵入性脑刺激,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脑卒中康复的临床研究;运动意象和虚拟现实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在评估肢体功能恢复和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单位数目评估(CMAP)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近五年在相关领域发表SCI/EI/SSCI/A&HCI或一级期刊共17篇。 (2)承担项目:主持省部级项目 5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 3 项。 (3)出版著作:主编《康复医学PBL示范案例》、《医师考核培训规范教程-康复医学分册》、《脑卒中与时间赛跑》。参编多本康复相关书籍,包括康《复功能评定学》、《实用康复医学》、《Delis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2、科技奖项: 2017年“脑卒中康复诊疗技术的智能化及基于三级康复网络的应用”荣获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18年“肩关节常见疾病的综合诊断与治疗”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20年“康复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模式及推广”荣获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社会任职情况列表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基于5G监测和AI控制的瑞金智能机器人康复港建设,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3、发明创造: 近5年获得专利14项,包括康复机器人配件相关、一种肢体支撑件角度可限定的康复训练设备、一种用于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宽度调节装置等。近3年获得新技术5项,荣获瑞金医院“广慈新技术创新奖”,包括机器人辅助下上肢运动一致性训练、MAP scan MUNE临床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