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委员会(SSA)主办的2015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及国际静脉麻醉大会(OCAP &IFIVA2015)于6月21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俞卫锋教授宣布各项获奖名单



邓小明教授作大会总结


会议内容精彩纷呈


在一天半的学习交流中,麻醉学中的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和疼痛诊疗这三大分支领域里,会议开设OCAP与IFIVA联合学术专场、世界静脉麻醉专场、国际华人专场等国际论坛,以及心胸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妇产麻醉、麻醉药理、气道管理、重症医学、疼痛医学等多个分论坛,共举行了近百场专题报告。内容精彩纷呈,会场气氛热烈。


当然, OCAP&IFIVA2015也关注了时下的热点,在新闻发布会和”醉”美巅峰专家云集共话麻醉学科建设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与著名电视主持人骆新等媒体人作深入沟通,共同呼吁关注麻醉医生的工作压力与就业环境,希望增加麻醉医生默默奉献精神的正能量传播,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众多嘉宾到会支持


在大会开幕式上,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教授高度赞扬了上海老中青几代麻醉人为我国麻醉事业的腾飞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对本次高规格麻醉医学大会的精心筹备和顺利召开表示肯定,也要求上海的麻醉同仁能够通过此次盛会,与来自全球的麻醉专家深入交流,学习提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刘进教授和前任主委于布为教授也纷纷到会致辞。


参会人数再创新高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欧洲麻醉学会(ESA)、国际华人麻醉学院(ICAA)、港澳台地区及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等国内外著名麻醉学术组织的主席(会长)及著名学者到会担任主持或讲者。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注册医师2159人,其中海内外VIP专家213人。大会在团结、热情、积极的气氛中达到高潮,圆满实现了学习、交流、提高的预期目的。所有的主题演讲和报告内容均体现了麻醉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拓宽了参会者的视野,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其影响必将广泛而深远,本次会议的规模和学术水平谱写了新的篇章。


资深前辈依然活跃


与历届上海年会和往届东方麻醉会议一样,本次大会上依然可见孙大金、庄心良、杭燕南、朱也森等老一辈著名专家活跃于学术活动现场的身影。他们或主持、或授课、或讲评,指点迷津,传道解惑。感谢老一辈专家依然活跃在台前幕后,为我们麻醉事业的发展继续发光发热。


培养麻醉新生力量


青年人才作为学科未来的生力军,在本次大会中也得到了许多培养的机会。恩华杯两岸四地中青年优秀论文大赛、扬子江优秀青年医师出国研修项目、新晨杯青年麻醉医师培育基金、优秀电子壁报评比等多项活动中处处可以看到青年委员们忙碌的身影,成为OCAP&IFIVA2015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次OCAP&IVIFA2015井然有序的会议进程,忙而不乱的工作氛围、充满国际气息的会场布置,反映了所有会议参与者的努力,也彰显了大会的国际范。

通过举办这次学术盛会,我们力争为各位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同道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沟通交流和百家争鸣的学术平台;一年一度的OCAP也将在各位同道的努力下,必将成为地区和国际间有影响力的学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