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学术年会于9月19日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召开,年会由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科分会主办,邀请了上海皮肤科领域的各路顶尖专家,为与会的同行们带来了一场场丰富精彩的学术交流,促进了上海皮肤性病学的进一步发展,激励了年轻一代皮肤科医生的成长,展望了皮肤科更美好的未来。


  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主委、长海医院的皮肤科顾军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医院皮肤科廖万清教授,以及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分别致辞,鼓励了新一代的医师们,期待皮肤科未来更好的发展。

  长海医院皮肤科顾军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第一讲“银屑病的治疗进展”,银屑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介导有关。病因学和致病机制的新突破带来了治疗观念的变革,他强调指南的应用对于临床医生必不可少,体现了规范和最新进展。同时重点讲解了合理利用生物制剂的重要性,勉励各级医生积极学习生物制剂的相关知识,对于轻度银屑病,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依然是有效而且安全的“第一”外用药。生物制剂中疗效显著的IL-17A单抗Secukinumab已经通过FDA的批准,在美国和欧洲已经上市。


  第二讲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施伟民教授讲述“白癜风的治疗进展”,施教授详细地介绍了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分期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最新的治疗进展。白癜风的治疗应采取个性化的综合疗法,系统使用激素对治疗早期及进展期白癜风是必要的。施教授还用丰富的图例展示了组织工程皮肤移植治疗大面积稳定期白癜风,环钻自体植皮治疗粘膜及面部白癜风,以及吸疱表皮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广泛应用等。


  第三讲是由瑞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潘萌教授带来的,她的题目是“天疱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潘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天疱疮的常规诊断思路,之后用一幅幅临床实际遇到的病例照片生动地展示了天疱疮与其他疾病的鉴别难点以及容易误诊的疾病,以及皮肤活体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的必要性。


  第四讲由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教授讲授“梅毒皮肤以外损害”,指出梅毒虽然古老,但是大家对脑实质梅毒,脑脊膜梅毒,心血管梅毒,骨梅毒,眼梅毒的认识还非常不足。梅毒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徐教授分别从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骨梅毒和眼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并介绍了临床上的一些特殊病例,给予年轻医生新的启发。


  下午演讲中,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王学民教授带来第五讲“过敏原的检测及意义”,他讲述了斑贴试验的原理,操作流程及判读,并指出了目前我国的过敏原检测和国际的差距。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体内试验及体外试验来检测,体内试验包括不同的斑贴试验和点刺试验等,体外检测包括特异性IgE、IgG、淋巴细胞等的检测。


  第六讲由来自新华医院的皮肤科主任姚志荣给我们带来“遗传性皮肤病的临床表型异质性问题”,主要介绍了角化性遗传性皮肤病,包括局限性的掌跖角皮症(PPK)和泛发性的先天性鱼鳞病。姚教授通过一幅幅临床图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遗传性皮肤病的异质性,即不同疾病表型可以高度类似,同一突变可以出现不同表型,基因诊断是产前诊断的基础。


  第七讲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李明教授讲授“皮肤科结缔组织病诊治特点”。李教授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结合大量图例,提出了皮损的识别对于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系统性硬皮病在病情发展初期就有许多皮肤表现。同时,皮肤病理也是诊断疑难皮肤病的非常重要的急剧。。


  第八讲由仁济医院皮肤科主任鞠强教授带来“痤疮的治疗进展”,从痤疮发生的病理生理讲起,并详细介绍了痤疮的系统治疗,包括外用维A酸、抗生素等,以及口服异维A酸等,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痤疮分级等进行个性化治疗。


  最后一讲由华山医院皮肤科植发中心主任吴文育教授带来“毛发移植在美容中的应用”。首先详细地介绍了毛发移植的原理,以及脱发的成因等,之后通过鲜活的病例展示了毛发移植在脱发病人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毛发移植又可应用于眉毛、胡须等特殊部位。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外在形象。


  最后,在研究生论文比赛中获得博士组第一名来自瑞金医院的刘翠之,以及硕士组第一名来自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陈文娟分别汇报了她们的论文,展示了年轻一代皮肤科医生的优秀的科研能力。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皮肤性病学学术年会在掌声中圆满闭幕,与会的医生们都有不小的收获,让我们共同相约明年,期待2016年的年会更加精彩,祝福皮肤科的明天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