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上海市腹膜透析研究中心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尿毒症诊治中心协办的2016上海腹膜透析高峰会议今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3楼国际厅隆重拉开帷幕。本次会议主题着重对肾脏病学相关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上海市各单位今年临床和科研最新进展进行介绍,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肾脏病学相关领域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全面提高。




专家合影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教授、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梅长林教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倪兆慧教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主任蒋更如教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汪年松教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主任郭志勇教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副主任滕杰教授以及英国的知名肾脏病学专家Professor Simon Davies出席本次会议。




倪兆慧教授

大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倪兆慧教授为大会致欢迎辞。倪兆慧教授高度肯定了腹膜透析技术在透析领域的重要地位,并强调推进腹膜透析治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并提高腹透质量,不断提高腹膜透析技术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上海腹膜透析高峰会议的召开为众多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促进腹膜透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丁小强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提到本次上海腹膜透析高峰会议作为东方肾脏病学会议会前会,更加具有创新性、时代感和前瞻性,为腹膜透析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高水平的活动平台。腹膜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尿毒症患者透析的需求提供了有效途径。丁小强教授强调到腹膜透析的推广不仅应注重腹膜透析人数的增长,更应注重腹膜透析质量的提高。加强腹透医护人员培训、确定腹透中心质量管理目标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按照标准化腹透治疗和操作流程进行治疗和管理、加强腹透科研、完善支撑保障设施、国内外高水平合作是我国现阶段腹膜透析推广工作的重点内容。




梅长林教授

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梅长林教授就目前尿毒症在国内严峻的形势作了介绍,并指出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和经济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得到合适的肾脏替代治疗是肾脏科医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腹膜透析作为一种居家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相对贫乏的人口大国,本次腹膜透析高峰会议将从腹透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亮点,更加注重临床,更加面相医师,更加形式多样,不仅是上海肾脏病学界的一次盛会,更将为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个地区肾脏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卫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教授就上海第一所西医院--仁济医院的历史以及发展进行了介绍。他强调仁济医院始终大力支持肾脏病学的发展,瞄准国际水平,打造卓越人才,为肾脏病学的发展和进步保驾护航。最后他对广大的医师同仁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新趋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内涵与能级,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攻克难关,共同开创肾脏病学更美好的明天。





颜世洁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教授对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进行了介绍,该分会成立以来为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对全面推动肾脏病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年6月,上海医学会肾脏病分会腹膜透析学组正式成立,标志着上海市腹膜透析管理与发展正式迈入新的里程碑。颜世洁教授指出,目前我国腹膜透析的管理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腹膜透析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从事肾脏病学的医护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专家和嘉宾合影

 




本次大会将聚焦肾脏病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作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为肾脏病学工作者了解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培养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提供极好的机会。希望各位同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共同为肾脏病患者开辟更多的健康之路。






现场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