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由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主办的“2016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学术年会”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学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全市卫生、民政及公安系统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基层精防代表、精神专业研究生和医技专业人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等同道近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肖泽萍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教授等领导莅临大会现场并作重要讲话,分会顾问和名誉主任委员张明园教授、吴文源教授、施慎逊教授、徐一峰教授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委施慎逊教授主持,他祝贺本届年会胜利开幕,欢迎各位同道和嘉宾的到来,并邀请何燕玲主委致开幕词,何主委简要回顾了年会筹备过程,介绍了年会日程的重要版块,特别感谢上海市医学会和各位委员的支持!也感谢各位同道的努力,使得上海精神医学在国家第一方阵中保持前进。她相信分会此次精心准备的这一场学术大餐,必将促进大家更深入地开展学术交流。
年会增加了新一届委员证书颁发环节,何主委宣读第九届精神医学专科分会顾问、名誉主委、主委、副主委和全体委员名单。颜世洁副会长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向委员代表颁发证书,她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对新一届委员会的成立和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性,需要加大精神医学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大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让她印象深刻是,去年市精神卫生中心选送的精心科普小分队题为“阴影下的向日葵—精神疾病的反歧视”夺得“全国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总冠军。医学科普工作作为国家预防卫生战略中重要一环,上海市医学会会加大支持力度。颜会长还对年会提出殷切期望,期待年会注重学术品牌建设,能成长为像长江三角洲论坛、华东六省一市的联合论坛、以及上海的东方论坛做出品牌,希望上海精神医学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永远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进一步推动我们卫生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肖泽萍教授致辞时指出:当前是医学有史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习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上个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展现出了国家对健康产业的高度重视。国家也会有相应经费的投入,她勉励精神医学同道珍惜发展机遇,提前作好准备,涉及精神卫生行业的各部门要凝聚、汇聚,整合分类,做到均衡发展。学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大有可为。她也代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表态,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开幕式后为专家主题讲座,与往年不同的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夏镇夷教授,今年分会将此主题讲座冠名为“夏镇夷讲座”。年会邀请了两位讲座专家,分别为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涛教授和来自复旦大学的冯建峰教授。张明园教授和徐一峰教授分别为两位专家讲座主持。李涛教授讲座的题目是:精准医疗离我们有多远?她介绍了精准医学的概念、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当前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她指出,精准医疗在精神科领域处于起步阶段,实现临床诊断的精准,需考虑基因、症状、行为、分子生物学、心理、患者自我感受等因素。精准诊断还是前期研究阶段,精准治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一些单位已经可以开展,例如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已使得基因检测预测药物的临床疗效、个体化合理用药成为可能。她还举了3个临床个案,强调精准医学可有效地帮助医生解决临床上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
冯建峰教授作了题为“精神障碍起因的探寻”学术报告,他介绍了来自于35个国家的国际同行们合作的ENIGMA研究的大数据、来自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 )的IMAGEN研究的大数据和他们自己对孤独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大数据研究工作,并介绍了他们自己的工作,即通过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算法获取研究结果,这些汇聚的大数据可以使科学家能够更细致“观察”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并评估大脑当前的状态。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各种精神障碍的机制,也为未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目标提供支持。两位教授讲解内容精彩、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引起了参会者的广泛兴趣,讨论热烈,将年会学术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年会首次增加了粟宗华论坛,该论坛于2013年,为了纪念中国著名精神科专家粟宗华教授而成立的一个精神医学学术交流平台,至今已举办了9次。本次论坛经坛主王祖承教授精心设计和组织,围绕“探索抑郁症治疗的新进展”这一主题展开,徐俊冕教授、姚培芬教授、廉彤治疗师、粟幼嵩医师分别介绍了正念治疗、中医治疗、音乐治疗、新型抗抑郁药物等治疗方法和手段对抑郁的临床疗效,王祖承教授还介绍了氯胺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经验、孙湛对“郁今香”患者互助组织进行了成立五年回顾。论坛内容丰富,让同道们受益匪浅。
青年论坛在陈俊主任的召集下,延续既往青年专家论坛聚焦某一问题深入讨论的风格,邀请了青年专家陈建华博士、彭代辉主任、李霞主任分别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老年精神障碍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展望,结合自己研究兴趣和研究成果,汇报了上述领域的学科前沿和进展,引起许多年轻学子的兴趣。
年会还邀请了上海市精神科医师最强音-病例演讲比赛获奖选手进行了优秀案例分享,岳 玲、江敏俊、李君、曾婷医师再次汇报他们的案例,每次汇报都是不同的效果,但每次都让大家感觉又进步了,越来越好是专家们对他们的一致评价。在场的年轻医师们也从他们的展示中学习了演讲的技巧、临床病例的诊治思路、缜密的临床思维。
大会还组织了两场别开生面的卫星会,黄继忠教授介绍了“重新审视功能的改善”这一新的理念应用情况,从关注疾病/死亡到关注功能和预后,介绍了ICF的功能评估模型。范青博士讲解强迫症的国外的诊疗指南及在指南指导下的临床治疗策略。卫星会内容同样精彩,听众均感到收获很大。
年会优秀论文汇报是年会的重要部分,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摘要80篇,内容涵盖了生物、临床、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研究方向。经大会学术委员会评审,共评出18篇论文分别在三个专场作口头交流。作者们精心准备、台上完美演绎、专家们悉心点评。最后经现场专家评选,共有6篇获得本届年会优秀论文奖,分别为来自于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吕钦谕医师的《改良电抽搐治疗与碳酸锂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岳玲医师的《脑白质变性在不同亚型老年抑郁症中的相关性研究》、张宾医师的《抑郁症患者面对情感预期刺激任务默认网路神经活动改变》、新华医院心理科的张慧凤医师的《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的行为特征》、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的盛嘉玲医师的《心理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的茅荣杰医师的《孤独症儿童言语表现视频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
大会进入尾声,陆峥教授主持闭幕式,宣读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分会顾问张明园教授、吴文源教授为6位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发证书。吴文源教授对年会进行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可谓是一次高大上的学术会议,讲座专家水平高、对热点、前沿问题的介绍引起我市精神科同道的浓厚兴趣,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会人数多人气足、委员参与度高、组织有序,大会应该取得圆满成功!吴教授还特别对市医学会、大会组织者们的精心组织和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主持陆峥教授说,年会精彩纷呈,吴老师的总结更精彩,他宣布年会正式闭幕。明年再会!
一场精心准备的学术大餐—精神科年会在音乐声中缓缓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