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申城盛会开,盛夏时节又逢君!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治疗专科分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和内镜中心承办的“第九届上海食管胃静脉曲张学术会议”于2018年7月21日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成功举办。
此次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脉高压与内镜治疗亚专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治疗分会主任委员陈世耀教授主持开幕式活动并致欢迎辞。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治疗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同济医院许树长书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畴文副院长,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治疗分会顾问、中山医院姚礼庆教授,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仁济医院戴军教授,以及诸多肝病领域、介入领域、消化内镜领域的知名专家出席开幕式。

陈世耀教授首先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支持上海食管胃静脉曲张学科发展的各级单位、领导、各地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会议秉承“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的宗旨,邀请到了来自全国消化、内镜、介入、影像等多个学科领域内顶级专家学者通过操作演示、成果展示、进展解读、病例讨论、手把手操作教学等方式进行交流,会议还围绕食管胃静脉曲张疑难病例的多学科诊疗、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等诸多领域内热点话题展开探讨。相信此次会议将为上海以及周边地区领域内医务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提供绝佳的交流学习机会与平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教授致辞。

朱教授对来自全国各地消化、内镜、肝病、外科、肝脏移植、超声、介入、影像、病理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中山医院参加此次盛会表示热烈欢迎,并帮大家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脉高压与内镜治疗亚专科的发展现状及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希望各级领导、领域内专家学者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山医院门脉高压与内镜治疗亚专科的建设与发展。期待通过多学科合作与学术交流,培养集医教研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做到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最终提高学科在上海及周边、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切实提升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治质量与水平。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治疗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许树长教授致辞。

许树长教授指出,作为开放包容的大会,会议放眼国际,聚焦前沿热点与难点,注重多学科团队合作、多技术联合运用,为发现不足、共同进步提供了机会,为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国际化多中心临床研究搭建了有利平台,也为进一步基于国际标准、铸就具有自身特色的规范化诊疗创造了契机。聆听学术新声、分享研究进展、注重科普交流、开展基层培训,会议议题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绝伦,期待能激发学术的热情、碰撞智慧的活花,让与会者不枉此行。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致辞。

谭鸣教授介绍,长期以来,我国肝病专家为各种急慢性肝病的诊治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国仍然有超过1000万的慢性肝病患者,每年有大约30万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于各种并发症。其中,由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并有很高的致死和致残率。鉴于此,上海市医学会在国内成立了唯一的食管与胃静脉曲张治疗专科分会,每年举办食管胃静脉曲张学术会议,围绕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治开展了深入的、全方位的交流和学习,一批批青年专家在平台上成长,推动了我国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事业的发展。接下来,上海市医学会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进专科分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搭好平台,并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以提高上海及周边地区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疗与科研水平。


专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泱教授:终末期肝病的移植选择及相关问题
徐泱教授介绍,自1963年世界首例原位肝移植后,肝移植每年以8000例左右速度增长。目前肝移植3年生存率超过8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目前已开展肝移植2000余例。肝癌肝移植适应症标准多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09年发表了“上海复旦标准”,显著扩大了Milan标准适应症范围且适合中国国情。经历40余年的历史发展,移植手术成功率已达到80%-90%,但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达14%-55%,对重症肝衰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支持。未来的“边缘供肝”、劈裂式肝移植、多米诺肝移植、亲体活体肝移植等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围绕免疫耐受机制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新型抗病毒药物是未来的方向。

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长政教授: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李长政教授围绕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的八个热点问题侃侃而谈,以生动而丰富的病例引入权威的解答。硬化剂注射的并发症方面,李教授指出,如今硬化治疗已经进入了低并发症时代,据统计2017年硬化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8%。硬化与套扎的选择方面,李教授建议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融合,硬化并发症比套扎多而套扎静脉曲张复发比硬化快,还应考虑到循证医学的局限性。硬化剂注射时带透明帽可以压迫注射点减少针眼出血,但易粘附黏液或血块影响视野,还会增加患者花费,因此要进行权衡选择。

兰州市二院消化科主任薛迪强教授:组织胶治疗静脉曲张的相关并发症
薛迪强教授指出,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异位栓塞、栓塞术后粘膜下血肿形成、组织胶注射过程中堵针、组织胶黏住注射针等。若发生针眼出血,应迅速拔针进行原注射点再次注射。注射时应注意保持精准,见到回血后再注射,保证组织胶全部推进曲张静脉内,一次注射彻底;内镜下治疗后给PPI和输白蛋白促进溃疡愈合。一般认为有SGRS或SSRS的GV患者行组织黏合剂治疗时易发生异位栓塞,建议现将分流道用球囊阻断后再栓塞胃底曲张静脉,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胃底曲张静脉放置弹簧圈后再注射组织胶。为了预防栓塞术后血肿形成,栓塞治疗时应尽可能血管内注射,见回血再注射,防止刺穿血管;推组织胶时边观察变注射,防止压力太大血管爆裂。

下午,北京地坛医院消化内科李坪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王剑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梁斌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朱元东教授分别带来“ESVD发展历程”、“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研究以及内科干预探索”、“特殊静脉曲张的个体化治疗”、“如何防止并减少内镜下GOV组织胶治疗并发症”的精彩学术讲座。

内镜治疗操作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脉高压与内镜治疗亚专科主任陈世耀教授、北京地坛医院消化内科李坪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孔德润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李国华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蒋树林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李长政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梁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吴伟教授、兰州市二院消化科主任薛迪强教授、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宋瑛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肖梅教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马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马丽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王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李峰教授等进行了精湛的手术操作演示,在场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手把手的示范手术演示给与会者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有力提升了大家的实操技能。

病例交流

河北医大二院张学强教授、南京医大二附院王晓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晓清教授、北京302医院张文辉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弼民教授分别带来了经典病例分享,另与会者受益匪浅。

“第九届上海食管胃静脉曲张学术会议”是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治疗专科分会的重点学术活动,也是展示食管胃静脉曲张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次会议吸引了200余名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参会,会议围绕食管胃静脉曲张各个方面的临床与基础医学的新进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此外,还特别邀请经验丰富的消化、内镜、介入、影像等多个学科领域内顶级专家学者进行手术转播内镜治疗操作实践、现场临床病例分析。另有众多著名专家作主旨发言、专题报告和交流点评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
本次“第九届上海食管胃静脉曲张学术会议”的顺利召开,正逢卫建委加快构建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双提升”的重要阶段。本次大会秉承着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的宗旨,与时俱进推广各项新技术、新研究、新方法,为多个相关科室在食管胃静脉曲张领域相互学习交流提供机会,共同推动上海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的规范化、精准化。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势必能够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促进上海市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治能力和科研水平蓬勃发展,最终做到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