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上海市医学会受上海市卫计委委托在市医学会学术报告厅召开了本市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调整专家意见咨询会。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主持,上海市医学会卫生政策咨询工作委员会部分委员及11个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市卫计委医政处的钱文卉老师出席了会议。
上海市医学会副秘书长兼科技评估部主任张晨首先介绍了本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工作的概况:上海市的医疗技术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发布了《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自此我会就受市卫计委的委托,一直承担本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工作。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医疗技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2015年国家取消医疗技术准入审批,并将部分三类技术调整为限制类医疗技术,进行备案管理。根据国家卫计委文件精神,上海市卫计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公布本市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明确技术备案前进行第三方评估。据统计,自2009年至今,上海市医学会共完成4000余项医疗技术评估工作。
与会专家就本市限制类医疗技术开展情况及技术目录调整问题展开积极研讨,从国家最新医改政策、医院组织管理及医疗技术发展等多个角度踊跃发表个人意见。他们充分肯定了上海市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认为医疗技术作为医疗服务的一大要素,与医疗机构设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一样,是卫生管理的重点工作。制定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和管理规范,开展医疗技术评估,是规范医疗技术应用,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医疗安全的有力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有必要对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进行动态管理,将部分技术成熟,风险降低的手术纳入常规技术管理,而另一些新生的,技术难度较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的技术可根据管理需要调整入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专家们对现行的本市限制类医疗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共识,相关专家咨询意见提交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卫计委医政处的钱文卉老师表示,本次会议集中高效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医疗技术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和发展其管理运行机制,上海市作为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试点城市,将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建立技术管理大数据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序地开展。
最后谭鸣副会长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对长期支持学会工作的专家表示感谢,她表示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市医学会作为上海市科协所属科技社团,将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和上海市科协“全力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及“智库”作用,着力搭建党和政府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互动平台,积极完成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为学会发展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