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探讨环境污染与变迁对儿童哮喘的影响
8月25日,作为庆祝8.19首个中国医师节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专科分会主办,上海浦滨儿童医院承办,以“环境与儿童哮喘”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儿童过敏/哮喘学术论坛召开,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论坛邀请了两岸三地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者,来自香港新英格兰杂志副主编Gary Wong教授、台湾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理事长王志尧教授以及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变迁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和儿童过敏哮喘领域的新进展。
开幕式上,本次论坛主席鲍一笑教授介绍,哮喘的发作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本身过敏性体质、呼吸道感染,各种变应原等外部的环境因素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烟、化学气体、冷空气、剧烈运动、食物和部分药物等均能引发哮喘,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委郭胤仕教授预祝此次会议圆满召开,并回顾了去年首届上海儿童过敏论坛的盛况,希望今年的论坛通过专家的精彩报告以及热烈讨论能够激起更多的火花。
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洪建国教授,呼吁能够有更多的儿科医生开拓思路共同关注环境与儿童哮喘。
据悉,我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逐年升高,上海哮喘儿童有50万,患病率为7.57%,为全国最高,儿童哮喘专科医生每年能够接诊的哮喘患儿为5000人次,需要400名儿童哮喘医生才能够满足上海儿童哮喘就诊的需要。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容易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且因为炎症持续存在,需要长期治疗。而儿童哮喘的危害更深远,不仅身心健康、学业、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疾病迁延不愈,同时造成家长看护成本和医疗负担的增加。此次论坛深入探讨了环境污染与变迁对儿童哮喘的影响,研讨了儿童哮喘环境预防体系的构建、哮喘个性化治疗等,同时对过敏性鼻炎、特异性皮炎、婴幼儿喘息等过敏性疾病的诱因与疾病管理进行了深入解读,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