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兰飘香,金风送爽,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儿科专委会主办的第四届东方儿科大会暨第十四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诊治进展高级讲习班于2018年9月1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东方儿科大会是上海市医学会"东方"品牌系列会议之一,是上海儿科学界与全国儿科同道、与世界儿科专家交流经验、分享信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学术舞台,是儿科同道共商儿科发展大计,共谋儿童保驾护航之策的盛会。作为综合性的儿科国际学术会议,东方儿科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联合浙江医学会和江苏医学会儿科分会同期召开第十四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王艺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大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黄国英教授致欢迎辞,对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海内外专家以及全体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这次会议通过大会专题讲座和专科论坛交流展示儿科学及各个专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最新进展,为与会代表提供丰富的学术大餐,为专家们提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他同时感谢会务组和合作企业为会议的顺利举办给予的贡献。
上海市护理学会徐筱萍理事长代表上海市护理学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江浙沪儿科学界的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感谢大会组委会精心策划,为儿科护理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科护理的水平关乎着儿科治疗效果,儿科护士的护理理念、知识决定着儿科护理的质量,今天东方儿科的召开正是中外儿科护理思想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机会。
上海市医学会徐建光会长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江浙沪儿科学界的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上海市医学会长期致力于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和科普推广工作,一直关注并支持儿科分会的发展。东方儿科大会以传递当今儿科领域核心诊疗技术和热点前沿信息为己任,是上海市医学会重点培育的“东方”品牌系列会议之一。本次大会聚焦精准医学,关注出生缺陷和儿童期各种生理、心理疾病,探索儿科诊疗发展新方向,关爱基层儿科医生,所有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必将极大地推动我们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希望,在全市儿科医务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将“东方儿科大会”打造成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联通世界的创新交流学术平台,更好地推进上海儿科事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优化儿童健康服务。
开幕式上,面向全国儿科工作者和全社会播放了“儿童安全用药”的倡议视频,推动儿童用药规范管理、加强科普推广、支持专科用药研发与创新,以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合理用药,提升科学用药水平。
本次大会参会代表1600余人,邀请了5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奥地利、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儿科专家参加了会议。
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生物学家贺林教授"遗传咨询在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用详实的遗传学理论结合生动实例提出了当前临床诊疗中遗传咨询的必要性及切实可行性,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转化医学是模式,精准医学是标准,个性医学是目标,新医学是开启健康的钥匙。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创会会长,首都儿科研究所朱宗涵研究员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中国经验"专题讲座回顾了我国在儿童健康和发展作出的努力,取得的瞩目成绩,尤其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中的重要贡献。呼吁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出研究-呼吁-推广三阶段将研究项目转变为国家政策和国家行动。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教授在"儿科医师发展的时代机遇"专题讲座肯定了儿科医师的重要贡献,总结分享多年工作中经验,体系之困与革新,提出当前及未来儿科医师发展目标。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杜立中教授针对临床常见的新生儿黄疸进行了专题讲座"新生儿黄疸:治疗不足还是过度治疗"。讲座深入解读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临床病例介绍;结合自身十多年治疗经验,提出母乳喂养,疫苗接种,光疗治疗中的新理念。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教授作题为"适宜技术在先心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及推广"的专题讲座,介绍先心病筛查现状,分享了适宜技术用于先心筛查,让更多新生儿获得及时救治;研究成功推动政策转化,在上海市实施后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成功经验。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吴美环教授作题为“儿童心脏疾病诊治进展”的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伴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重症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Marfan症候群的治疗手段最新进展,同时分享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经验。
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黄松明教授作题为“儿童血尿诊治的常见问题”的专题讲座,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临床常见血尿相关问题并逐一进行详细解答。
英国Great Ormond Street儿童医院Andrew Taylor教授作题为“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发展前景”的专题讲座,从临床诊断实例出发,由传统DSA及超声技术诊断的局限性引出CT,MRI,3D成像技术,3D打印技术等影像学手段优劣,介绍影像学发展与电脑数学模型相结合在心脏疾病的个性化诊断,治疗甚至预防方面的前景。
日本名古屋大学Seiji Kojima教授作题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进展”的专题讲座,介绍外周血涂片,端粒酶检测,尤其是基因学检测在难治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再障的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通过最新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介绍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严重再障的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测药物浓度,个性化方案调整。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主任王莹教授作题为“肺炎致脓毒症:临床若干问题”的专题讲座,从肺炎病理生理机制,肺炎与脓毒症关系,脓毒症定义、病因、诊断到肺炎-脓毒症及肺炎-ARDS对循环的影响层层递进介绍,用最新理论理解肺炎-脓毒症-ARDS-心功能不全关系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
明天大会安排了16个分论坛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新生儿、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与肿瘤、神经精神与康复、感染、免疫、肾脏、内分泌与遗传代谢、急诊与重症医学、临床药理学、护理、社区儿科、青年论坛等,大家关注儿科临床、科研、教学的诸多问题,大到数十万人群的多中心研究,小到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个案研究,上至儿科医学的未来发展,下至疾病的诊治方案都一一呈现。大会共收到1200多篇大会投稿,经过专家的严格挑选,最后有200篇论文选为大会发言,约700篇论文进行E-poster交流。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黄国英教授将江浙沪儿科会议会旗交接给下届会议主办方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黄松明教授。
儿童健康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惠及未来。东方儿科大会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儿科学界的风采和成就的舞台,上海儿科人将以大医精诚之决心,不断跨越创新,铸梦高飞,为促进中国儿科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东方儿科大会”微信号
获取更多分论坛精彩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