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声内镜(EUS)技术在临床的普及,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术前分期,明确消化道早癌的侵润深度,合理把握内镜下微创治疗的适应症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开展的EUS下穿刺活检、肿瘤射频、光动力和激光治疗等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本次大会EUS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领域专家学者与参会代表们欢聚一堂,进行精彩的专题演讲和内镜操作演示,较全面地介绍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内镜技术的国内外动态,旨在促进华东地区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建立标准的诊疗路径,让更多患者受益。
金震东:2019中国EUS现状及发展
上海长海医院金震东教授介绍,2018年10月至今,中国作者发表EUS相关SCI文献共64篇,中文文献173篇,SCI文献中IF>5分2篇,IF 3-5分共18篇。中国专家参与2项国际共识指南制定,参与多个国际EUS培训项目,在多项国际、国内会议中发表专题演讲。此外,我国EUS网站已正式上线,首期开设四个板块。未来,我国将开展更多的EUS培训项目、EUS比赛等,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的实操水平。
孙思予:EUS-胆囊引流术应用进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孙思予教授分享了胆囊疾病的EUS介入治疗心得体会。EUS引导下的胆囊引流术(EUS-GBD)是在EUS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刺入胆囊,随后通过导丝完成扩张并置入支架。根据目前研究,EUS-GBD技术成功率为97%,临床成功率95%。研究显示,EUS-GBD与经皮胆囊引流的技术成功和临床成功具有可比性,总不良事件发生率EUS-GBD组明显低于经皮胆囊引流组。
王秀伯:EUS的超声造影是否有助于影像及组织诊断
国立台湾大学医院王秀伯教授介绍,谐波增强超声内镜(CEH-EUS)已经应用在胰腺、肝脏、膀胱疾病的诊断中。该技术可排除其他信号的影响,更好的分析血管情况,尤其是小血管。其结果可从以下方面判断:是否增强、增强是否均匀、血管大小及走形是否规则。CEH-EUS可能有助于检测到亚临床病变组织,判断实体肿瘤组织的特点,并且可能有助于预测肿瘤组织的侵袭情况,增加EUS-FNA的效能。
Peter Vilmann:EUS胆管引流术应用进展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Peter Vilmann教授指出,EUS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作为一项极小的侵入性检查,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可以直接应用于ERCP过程失败的患者,带来的疼痛及其轻微。EUS-BD与PTC相比具有极少的副反应,其再次干预率也极低,降低了患者的总体环肥。EUS-BD和EUS-GBD都对操作医师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张源斌: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术
香港中文大学张源斌教授介绍,内镜引导胃肠吻合的困难在于扩张与固定目标器官,使支架易于放置,如何使吻合术更加安全。超声内镜引导胃肠吻合术有多种技巧,视患者情况而定具体吻合方法。超声内镜胃肠吻合术是安全可信的,最好的技巧还在演变中,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去确定该方法的成效。
Nam Nguyen:EUS引导下的组织获取——FNB的黄金时刻来临了吗?
澳大利亚皇家阿德莱德医院Nam Nguyen教授介绍了EUS引导FNB的现状及特点并指出,FNB满足EUS引导组织获取“理想针头”的所有标准。EUS-FNB具有极好的诊断率,可以高于FNA。此外,EUS-FNB改善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不需要ROSE。EUS-FNB能够提供足够的标本用于个体化癌症治疗,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操作安全。
张建伟:EUS引导下肝脏活检门脉测压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最新进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张建伟教授通过多项临床试验分享了EUS引导下肝脏活检门脉测压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最新进展。研究显示EUS引导下肝脏活检优于传统的经皮活检术,而EUS引导下肝脏门脉测压较传统导管门脉测压方便、安全。
原和生:介入性EUS最新技术
日本名古屋爱知县肿瘤中心原和生教授介绍了介入性EUS最新技术。他指出,在进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EUS-CDS)术时,采用FV-EUS或FUJI SCOPE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需要再次干预的患者可采用可移除支架。22G Needle+0.018inch wire用于困难病例可取得一定效果,在能做到的前提下采用顺行支架。
本次EUS论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展示EUS发展的最新成果,带来了一场EUS领域的学术盛宴。希望通过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更好的推动我国消化内镜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