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为了抗击疫情,许多人都响应号召避免感染尽量少出门,其中也包括了不少脑卒中患者。他们原本定期要到医院的作业治疗门诊训练,而现在只能宅在家中,不免担心自己的康复进度会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您也有类似的担忧,那么相信以下的内容会对您有所帮助,因为接下来要教您的便是如何利用家中触手可及的物品开展居家手功能训练。

【勺子】

勺子是家中常用且常备的餐具,常见的材质有塑料、木质和金属。利用它的形状和用途,可以开展多种手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1. "勺子杠杆"
  ——训练手指的按压力

勺子特殊的形状使其可以作为杠杆来训练我们手指的按压力量和耐力。

取一把勺子放在桌面上,用手指按住勺子一端使另一端翘起来,我们可以规定勺子保持翘起的时间(如保持5秒钟),随着力量和耐力的提升,我们可以逐渐延长所规定的时间。进阶版本的训练,还可以让不同的手指同时按压多个勺子并保持翘起。

这项活动非常适合手指力量不足以点按手机或打字的患者。

2. "大米搬运工"
  ——训练上肢协调性

勺子作为一件餐具,最基本的作用是用来舀起物体并搬运到目标位置。

用一把勺子将一碗生米一粒一粒地舀到碟子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我们的手指能将勺子控制在手中,还需要我们的手腕灵活地变换不同角度,将容器里的各种物体舀到勺子里,同时肩、肘、腕等多关节协调运动将物体搬运到容器里。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碗中物体的种类来提高这项活动对协调性的挑战,比如在碗中同时放置生大米和紫米,先将紫米全部舀出后,再舀大米。

这项活动适合上肢多关节稳定协调性不足的患者。

3. "翻斗乐"
  ——训练前臂的旋转活动度

勺子能够盛贮物体的特性还能用来训练前臂的旋前旋后活动范围。

取一把勺子,用大拇指侧捏住勺柄,使勺子与手指平行。在勺子中放置小颗粒物(如花生、糖果等),通过旋转前臂将物体倒下。可以单纯练一个方向的旋转,也可以两个方向交替训练。大拇指捏不住勺子的患者也可以用被动固定(如弹力绷带、胶布等)的方式将勺子固定在手上。

可以通过增大物体的摩擦力来提高这项活动的难度(摩擦力越大的物体需要越大的旋转角度将其倒下)。

这项活动可以用于前臂旋转活动度受限的患者,也可以用来诱发患者的前臂旋转功能。

【毛巾】

毛巾是家中常备的纺织品,可以作为洗漱用具、清洁用具等目的使用。利用其柔软、吸水、耐久、轻便等特点可以开展多种上肢力量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1. "巧手戏布"
  ——训练手指抓握能力

毛巾柔软易变形,抓握毛巾的难度比抓握橡皮球、握力圈等物体低得多,却又比后者更容易获得。

将毛巾平铺在桌面上,将手指张开手心向下放在毛巾上,用抓握力将平坦的毛巾抓皱,再张开手指使毛巾恢复平整。增加毛巾的厚度、增加桌面的摩擦力等方法可以提升这项活动的难度。已经有多项研究证明,无论是用被动还是主动的方法抓住和放开毛巾,对于增强手的随意控制是有效的。

这项活动还可以减轻手部的肿胀、恢复手部关节活动度,当患者无法自己主动完成活动时,家属也可以帮助他们开展。

2. "毛巾对决"
  ——上肢功能综合训练

毛巾虽然柔软,但不易损坏,可以多次重复利用;重量轻盈,便于提举,非常适合上肢提举能力不佳的患者用作多关节协调训练用具。

取一块毛巾,一端由患者握住,一端由家属握住。准备完毕后,家属开始不断扭动拉拽毛巾,试图从患者手中将毛巾抽走;而患者对抗家属的这种活动,将毛巾控制在手中。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要利用自己的握力、前臂旋转能力和整个上肢的多关节综合协调能力,才能保证毛巾一直处在自己的手中。家属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不断调整活动的难度。

患者参与这项活动还能让肌肉收缩,从而减轻患侧肢体水肿的问题;也可以提升患者患手拧毛巾的能力。

3. "一尘不染"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擦桌子是一项相对轻省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分解步骤包括毛巾沾水、拧干、擦拭桌面等。

毛巾沾水的过程中患者的手接触不同温度的水,对其手具有一定的兴奋性刺激作用;拧干毛巾对于患者的前臂旋转力量和肩肘关节协调运动都是锻炼;而通过健侧手带动患侧手擦拭桌面,则可以促进偏瘫手的主动控制能力;整个活动作为一项家务,可以让患者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提升自信和满足感。

以上介绍的日常用品勺子和毛巾只是居家自我训练可用到的物品的两个小项,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适当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巩固手功能康复进展,更可以缓解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情绪压力,因此在家留观期间不妨开发利用身边的物件开展训练,您如果有好的训练物品和方式也请告诉我们,让更多患者一起锻炼。居家康复请一定记得保证安全,勤洗手,多通风,我们一起抗击病毒,共克时艰!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

执笔:肖梓豪 张伟明

审阅: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