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作者是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团队中“ECMO天团”的一员,他用生动的比喻、浅显易懂的语言,给我们科普了什么是ECMO,以及ECMO使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困难。文章让我们了解到,ECMO虽然是“救命神器”,但要用它成功救治患者,真正依靠的还是医者高超的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无论是医务人员、医疗机构,还是各级政府,都是竭尽全力,不惜代价。十八般武艺统统上阵,氧疗、高流量吸氧、无创正压通气、插管敢死队、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大量专业词汇扑面而来,各种抗病毒药、中药等更是百花齐放。然而,当以上各种武艺统统使用,患者还是不能脱离危险的时候,最终都是靠“核武器”——ECMO出场了。李克强总理在抗疫协调会上,还曾专门提到要调集全国ECMO机器和专业人员驰援武汉。至于各地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战队”,特别是成建制接管重症病区的那些“特种战队”,带上一个ECMO小组,已成为标准配置。在各种新闻报道中,靠ECMO维持或救治患者的报道,更是数不胜数。
ECMO是什么?为什么在疫情中会这么受到重视?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英文缩写,也可音译为“叶克膜”,民间也亲切地称为“叶医生”,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应用的体外循环技术,可以代替人的心、肺功能。也就是说,当患者的心、肺功能衰竭,不能维持生命后,靠“叶医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命,利用这段时间,等待患者自己的肺、心功能好转。因此,ECMO是重症医学领域的“核武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表现为肺严重受损,无法维持呼吸,部分患者会伴有心脏衰竭,因此,“叶医生”正是这类疾病的救命神器。
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上海采取的是集中收治,集中优势兵力分级救治的策略。全部确诊患者集中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救治,再对患者进行分级,对于重症及危重患者,专门成立救治小组,这支“精英部队”除了公卫中心的精兵强将外,还专门成建制从各大三甲医院调来5支重症医学团队,分别由各自的科主任带队,这就是上海各大媒体宣传的“五大天团”。其实,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除了五大天团外,还有几个“专门天团”,比如ECMO天团、CRRT天团、心脏天团、心理天团、中医药天团等,都是从各大三甲医院抽调各领域专家,组成最强战队,辅佐五大天团,展开救治工作。当然,所有天团之外,还有上海救治专家组和各级领导的场外指导。
笔者有幸成为上海ECMO天团的一员,我们的工作就是:当五大天团试过各种手段,患者的心肺功能仍不能维持,经专家组集体讨论需要使用ECMO治疗时,我们负责给患者装上ECMO,并在随后的治疗中,协助各自的治疗组,维持ECMO的运转。ECMO既然是“核武器”,那它的脾气自然不小,能救人命,自身的并发症也多:要维持长时间的抗凝,抗凝不足,长血栓,抗凝过了,出血;很粗的管子插在血管里,血管容易堵塞,肢体缺血坏死;全身的血几乎每分钟从机器过一遍,血细胞破坏严重;全身血不停地从体外流过,感染率高;如果患者烦躁,导致管路脱落,那就是失血性休克……所以,往往是患者上了ECMO后病情稳定了,但天团医生们却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哪里出个小纰漏,前功尽弃。
经过这段时间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斗的经验,大家都有一个感觉: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ECMO的管理比其他肺部疾病更难,耗时更长。其实,以前每年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无论是流感肺炎还是其他病毒性肺炎,各大医院都会有重症病例需要ECMO治疗,经过1~2周的ECMO辅助,脱机成功率和治愈率都是蛮高的。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范围内ECMO治疗的患者很多,但经过长时间,甚至1个多月的运行,救治成功率却并不高。以致于现在每例ECMO的成功病例,都会让经管医生欢欣鼓舞。我们上海的救治组,这次也是这种感觉,目前几台ECMO同时运转,都还处于拉锯战,还未最终看到胜利的曙光。ECMO运行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管理越困难,因此,ECMO小组和各治疗组也是压力巨大,但大家都是不抛弃、不放弃,想尽办法,向着全胜的目标前进。
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作者:田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危重病科副主任)
【学会专家沪汉战“疫”心得系列】
点击下面列表中标题,阅读详细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齐心抗疫
END
众志成城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