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斌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合肥  230022

通信作者:李家斌,Email:lijiabin948@163.com,电话:0551-62922905





 李家斌,《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肝炎与细菌感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明原因发热,以及各种肝病的诊治。近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SCI)期刊收录近5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erwer




本文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年9月第38卷第9期537-540页





引用本文

李家斌. 医院感染控制在中国的实践 [J]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0, 38 (09): 537-540.

DOI:10.3760/cma.j.cn311365-20200603-00639.





摘  要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保健时获得的感染,因其对住院患者、医院效益、声誉等多方面有不利影响,而且越发严重,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公众卫生问题。我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且具有中国特色,现如今虽仍然面临困境和挑战,但在国家的支持和有力的领导下,在感染控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医疗人员的积极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下,未来大有可期。





关键词

医院感染;控制策略;现状;挑战

DOI:10.3760/cma.j.cn311365-20200603-00639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HCAI)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保健时获得的感染[1],早期也称医院感染,仅指与住院诊疗有关的感染,但现已包括长期护理、家庭医疗诊所、家庭护理和门诊护理等各种环境和情况下获得的医疗保健相关的感染。HCAI具体定义为在住院48 h后或在接受医疗保健后30 d内首次出现的感染。此外,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多项研究表明,影响住院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类型是药物不良事件、HCAI和手术并发症[2-3]。美国CDC报告,HCAI是医院护理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美国十大主要死因之一[4]。由于受住院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程度和范围估计的不足,HCAI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控制是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HCAI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的活动[5]。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创伤和侵入性干预措施改变了医院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多重耐药菌(multi drug resistant organisms,MDRO)的增多导致复发性感染的比例上升等,医院感染控制面临巨大挑战,它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而且成为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障碍,故医院感染控制是当今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我国的HCAI基本特征为:医院规模越大,HCAI越多;HCAI好发于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可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危害人群健康、降低医院工作效率、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妨碍医疗先进技术的发展等,HCAI发生和传播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监督管理和协调干预,包括全面和有针对性的监测、抗菌药物管理计划、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教育和培训等。近年来,我国已在HCAI管理和控制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用循证的思维开展感染控制和科学防控已获得普遍认可,防控措施被有效落实,使HCAI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目前HCAI仍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并造成一定的社会经济负担。以下就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在我国的现状、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解决予以讨论。


一、医院感染控制的现状

1.医疗资源不足与医院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冲突:在中国14亿人口中,每年有近5 000万人因疾病或创伤需要住院治疗。然而由于医疗资金的限制、医疗资源的分配等问题,导致目前我国医疗体系尚存在治疗需要等待一定时间、部分地区医疗短缺和医疗设备落后、医疗结构体系的分级诊疗制度尚不完善等现象[6]。大多数患者分布于大中型医院,病区常年满床甚至加床,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以及病区内探视、陪护人员流动性大等诸多因素使病房已成为微生物病原体的孳生地,医院内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2.HCAI的发生对医院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HCAI会造成诸如延长平均住院日、降低床位周转率、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影响各项医疗保险指标的实现和影响医院等级评审成绩等,从而对医院的效益和声誉等产生恶劣影响[7]。近些年发生的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如新生儿医院感染、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等不仅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鉴,必须汲取。医院感染事件可防可控,但总在不断出现。为什么可防可控的事件总是会发生?如何做好防控工作值得深思并付诸实践。

3.HCAI监测的不到位:HCAI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和分析HCAI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告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HCAI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传统的HCAI监测系统依赖于病例报告,HCAI的病例数据必须经临床医师报告HCAI后再进行处理、分析和汇总,会导致信息的遗失和延迟[8]。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医院局域网络的健全完善监测医疗过程中的数据,这是一种监测HCAI的新方法。目前,HCAI类指标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HCAI总发生率和新生儿感染总发生率;手术患者HCAI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ICU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以及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流感染。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系统环境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支持,HCAI相关信息源可利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丰富,如何及时、准确地监测并抓取HCAI相关数据是医院感染控制和医院信息系统共同面对的难题。

4.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配备的不到位: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设立独立的医院感染控制部门[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提出,医院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床位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10]。但根据白雪和杨又力[11]的调查发现,部分医院配备仍不达标,且在三级医院中问题更为突出,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的增加速度赶不上医院床位数的增加速度,但必须指出的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备情况是影响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执行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医院感染管理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专职人员的专业涵盖临床、护理、公共卫生管理、药学、检验等多方面,但目前我国现状为:护理专业占大头,队伍年轻化,稳定化欠缺。严峻的医疗安全形势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队伍梯队建设和人员储备的重视程度,只有重视优化医院感染人才队伍的结构,并充分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岗位及专职人员的各项保障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力。

5.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多种易感因素的增加: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仍广泛存在于临床,导致MDRO感染增加[12]。与此同时,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包括多种不同类型侵袭性操作的增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临床的推广试行,感染高风险人群如高龄、伴有基础性疾病、早产儿等的增加[13],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感染知识了解得不充分,防控意识的淡薄等都是导致HCAI发生增加的危险因素。目前,医院感染控制应在常规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采取有效的评估手段,对HCAI的各项潜在风险进行预见性干预,从而发挥医院感染控制的预防效果。

6.多种新发传染病及卷土重来的经典传染病:从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到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2020年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新型病原体的出现[14],还有各种经典传染病的卷土重来,如肺结核发病率的上升等,每一次传染病的流行都是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一次考验。在面对每一次未知疫情时,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必须与临床一线共进退,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强化监控力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短时间内迅速组织、完善包括如何开展专项培训,为医务人员保驾护航;如何设置就诊流程,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明确各类防护用品的分区使用情况、穿脱方法;指导如何做好针对性消毒灭菌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医院感染控制的职责和作用。


二、医院感染控制的进一步对策

1.建立医院感染控制文化,健全医院感染控制体系:我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自1986年启动至今,30多年的发展过程目前已基本全面实现无菌意识、手卫生、安全操作和清洁消毒等强制式感染控制措施,部分发展较快的地区已从刻板的感染控制操作上升到实现循证感染控制管理,但感染控制文化仍需进一步丰富,应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人人都是感染控制实践者”的感染控制文化,让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和理念深入人心。另外,应进一步健全医院感染控制体系,医院感染控制涉及医疗活动的全环节、全过程,应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构成的医院感染控制3级网络,分级、分层负责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工作,保证每一个HCAI风险点的及时发现,每一项控制措施的及时、准确落实,这样才能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的总目标[15]

2.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医院感染控制专业队伍:组建人员数量充足、专业构成多元化且文化素质较高的医院感染控制专业队伍是我国医院感染控制应进一步实现的目标。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专业要求不仅涉及临床、护理,还急需大量检验、药学和公共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且需要高学历人才如博士、硕士等投入到HCAI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形成同时具备管理和业务双重能力的医院感染控制人才队伍[16]。只有先建设全职、高素质的专业学科,才能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医院感染控制学科的发展,才有能力应对医院感染控制现状下面临的多重挑战,才能形成促使医院感染控制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3.借助科技进步,进一步推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科技进步的今天,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万物创新,医疗领域也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一方面,医院感染控制要积极应对各种新兴医疗手段如各种侵袭性操作增加等带来的HCAI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医院感染控制应借助科技发展的东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包括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的前瞻性监测和风险点评估,并预先干预,以及医院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及时预警和排查等[17]。利用大数据平台的发展,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加强多中心、多层面HCAI数据的监测、统计和分析处理能力。总而言之,医院感染控制应多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医院感染控制学科的内涵,向科学和精准的感染控制目标进一步迈进。

4.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培训,强调人人都是感染控制的实践者:为了实现人人都是感染控制实践者的目标,需要医院感染控制人员不断推广和宣传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我国目前已建立国家和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为开展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供保障。但医院感染控制能力的提升不应仅停留在大型医院,还应走进基层和社区,也不应仅停留在每个科室1位感染控制医师和护士负责的层面,而是应深入医疗、护理、医学技术、保洁、规培生、进修生和研究生等每一位涉及医疗工作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层级、各层面人人都是感染控制实践者的目标。此外,培训的目的是推广、普及知识,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微信、公众号的多种宣传形式开展多角度的培训,并对不同受众群体展开针对性培训,强调岗位培训和上岗后的继续教育,最后还应加强医学院校本科生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普及化。

HCAI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难题和面临的重要挑战,正如《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提出: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方针,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和落实防治措施,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18]。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医疗机构必须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科学实施控制措施,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危险性、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总而言之,我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经过多年发展,进步巨大且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现如今虽仍然面临困境和挑战,但在国家的支持和有力领导下,在感染控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医疗人员的积极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下,未来大有可期。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华传染病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编辑委员会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华传染病杂志》,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








 《中华传染病杂志》创刊于1983年2月,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的感染病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感染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其他交叉学科医师,及时报道感染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感染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感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栏目设置有述评(包括总编述评)、专家笔谈、共识与指南(包括解读)、论著、短篇论著、学术争鸣、疫情快讯、国际动态、病例报告、综述、讲座、会议纪要等。

 目前,《中华传染病杂志》已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SA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以及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所刊登的论文先后入选2016年度和2019年度百篇中华医学优秀论文。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中华传染病杂志》官网

http://www.zhcrbzz.com

Email:cjid@cmaph.org

电话:021-6267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