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染病杂志》第九届编委会2021年编委工作会议于2021年1月8日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刘冰副社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赵巍主任;《中华传染病杂志》第五、六、七届编委会总编,第八届编委会名誉总编、第九届编委会顾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教授;第九届编委会总编张文宏教授和副总编谢青教授、唐红教授、宁琴教授,以及近40位编委出席了本次会议,由于疫情防控,部分不能到场的编委通过网络连线参会。大会由第九届编委会总编张文宏教授主持。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教授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向各位领导和编委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华传染病杂志》在张文宏总编的带领和指引下以学术出版抗疫,第一时刻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临床救治和技术研究,为更高效地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华传染病杂志》在困难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逆行而上,也希望各位编委集思广益,让《中华传染病杂志》能够走上精品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刘冰副社长做了主题为“面向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况与突破”的报告。他围绕《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出台的背景、卓越行动与国内期刊的现状和发展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国内期刊目前依然存在小、散、弱的特点,且国内期刊集群化建设需要注重由期刊数量向提升期刊质量转变;目前,国内期刊刊群也正在积极探索现代化的出版模式,持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并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构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出版集团”。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刘冰副社长主题报告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赵巍主任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期刊质量控制及《中华传染病杂志》的质量分析做了主题报告。她介绍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中华传染病杂志》在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和综合质量上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除了编辑部的努力外,也离不开编委们付出的心血,相信《中华传染病杂志》在编委们和编辑部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会越办越好。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赵巍主任主题报告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沈漱瑜主任对2019年6月换届至今的工作做了汇报,分别从学术出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建设、编委审稿和撰稿情况,以及杂志取得的荣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展示,对各位编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仍然积极配合杂志工作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希望编委们能在优质稿件和专辑选题策划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

《中华传染病杂志》第九届编委会顾问翁心华教授勉励了各位编委,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个机遇,杂志能够借此机会发表、传递更多的新消息,也希望国内专家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华传染病杂志》上。

第九届编委会顾问翁心华教授发言


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提高离不开每一位编委和专家的努力付出,各位编委在讨论环节群策群力、畅所欲言。尚佳教授希望各位编委一起努力提升杂志的被引率,在杂志上发表更多优秀的论文。吕晓菊教授提出,《中华传染病杂志》的范围要扩大,要从比较窄的法定传染病向大的感染病范畴扩展,在组稿上可以从全球热点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入手,或是其他感染病,如细菌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和管理等临床医师急需熟悉的问题。马雄教授指出,感染科医师也应掌握非感染性肝病的知识,这对临床鉴别诊断非常有帮助,并表示会从各方面支持杂志的可持续发展。谢青教授建议,传染病的内容可以更宽泛,除了经典的传染病外,还有新发传染病、细菌真菌感染,传统领域非常重要的病毒性肝炎也可以拓展到肝衰竭、肝癌风险的筛查、诊断的新技术、免疫治疗等。卢洪洲教授表示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他目前对于艾滋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会在第一时间于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


线上参会编委发言


马雄教授发言


谢青教授发言


卢洪洲教授发言


最后,张文宏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各位编委在这一特殊时刻仍然坚持参会表示感谢,并呼吁各位编委能够把代表作刊发在《中华传染病杂志》上,同时也向各位编委进行约稿,希望各位编委积极参与杂志的工作,同时表示对《中华传染病杂志》的未来充满希望。

张文宏总编总结发言



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到来时,《中华传染病杂志》与各位编委一起积极抗疫、共同面对。在2021年的寒冬,在各位编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华传染病杂志》将开启一段新征程,为实现科技期刊的强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