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

符伟国 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 名誉主任委员
所属分会: 血管外科专科分会
工作单位: 中山医院
出诊信息: 点击查看
专业: 血管外科
亚专业: 主动脉
专业主攻方向: 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
主要学术成就、科技奖项、发明创造、著作、重要论文等

2008年,全球首次使用“封堵器”治疗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代替原先采用的腔内联合开放手术的杂交方法,达到了完全微创的效果,符伟国教授的成果发表于“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2009年,全球首次系统论述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逆行性A型夹层”,符伟国教授的论著在国际顶尖杂志Circulation发表(美国心脏协会官方杂志,长期以来在全球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以及外周血管病学杂志中均排名第一,IF14.595),获得杂志审稿专家的高度评价,称之为“对胸主动脉腔内治疗一种重要并发症的及时报道”,对于提高全球学术界对其的认识,指导临床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2010年,全球首次提出(经查新) “支架源性破口”的新概念,符伟国教授的论著被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录用(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官方杂志,全球血管外科领域排名第一,IF 3.77)。 应用介入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方面是国内最早的开拓者,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逾4000例,为全球最大单中心样本。 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位开窗系统保留弓上血管,攻克疑难复杂的主动 脉夹层。 共获得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共计完成专利转化30项,转让金额达658万。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7项,卫生部临床重点课题2项,科技部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课题2项,以及院级课题5项 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机械力介导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和极化诱发SINE的机制研究》编号81970395,资助55万,2020/01/01-2023/12/31 2.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支架出口区真假两腔力学共振的仿真分析及验证》编号82170493,资助55万,2022/01/01-2025/12/31 3.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D PC-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主动脉夹层假腔血栓化的关系及模拟预测研究》,编号81770474,资助55万,2018/01/01-2021/12/31。 4.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4D-PCMR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分析》,编号81470573,资助73万,2015-2018。 5.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转angiopoietin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腹主动脉瘤的研究》,编号81270387,资助55万,2013-2016。 6.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个体化影像学的主动脉弓降部血流—支架—动脉壁的生物力学耦合数值仿真》,资助50万,编号12JC1402400,2013.01.01-2015.12.31。 7. 上海市科委项目《Mio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临床应用疗效评价》,资助金额10万,编号19DZ1930103,22019/11/01-2022/10/30 8. 科技部课题《新型主动脉夹层裂口修复器械的设计及临床应用研究》编号2020YFC1107702,资助金额83万,2020/07/01-2020/12/31 9.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主动脉人工血管内支架应力分布的研究》,编号20110071110058,资助额12万,2012-2014。 1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生物可降解材料静电纺构建小口径动脉支架》(项目编号2007AA03Z400)(课题编号2007AA03Z429),2007年12月01日-2010年11月30日,资助98万。 1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种新型可降解纳米材料血管外支架的制备及抗移植静脉内皮增生的研究》,编号30772110,2008年1月-2010年12月,资助30万。 12.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HIV Tat 蛋白转导域——超常磁纳米颗粒标记系统体内示踪移植干细胞的实验研究》(编号30571821), 资助额25万,2006年1月-2008年12月。 13. 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建立和完善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规范》2010—2012年,资助200万。 14.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运用纳米铁标记系统体内示踪技术研究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编号20060246077,资助5万,2007年1月-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