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大师光辉照亮我心,大师精神永励后人——记第二党支部走进钱学森图书馆

发布日期:2013-11-11 10:25:21 浏览次数:8795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华诞。在支部书记李立新同志的带领下,医事团体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行14人开展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冒着酷暑,怀着无比敬仰和期待的心情,我们一同踏进了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图书馆坐落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是为纪念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而建造的国内首座国家级科学家纪念馆,同时也是一座建在高校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该馆陈列展览面积近3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馆藏文献、资料、实物等共计84000余件,其中100余件文献和实物为首次公开,是国内外钱学森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管中心,是钱学森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传奇人生的宣传展示中心,也是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

      踏进图书馆的那一刻,眼前的几幅画面给予我们巨大的视觉冲击,序厅中有一个如同蘑菇云般向天际升腾的红色造型大型雕塑,取名为“升腾的智慧”,共有4015块红色的方块组成,象征着倾注了钱老毕生心血的4015页“模拟手稿”;在圆厅中央,有一枚指向天空的导弹,从地下一层直刺入最高的第三层,这枚由第二炮兵部队捐献的我国60年代自主设计研制的改进型中近程弹道导弹实体,全长约21米,它代表着钱学森同志为“两弹结合”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是其一生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贡献,更是我国航天科技和导弹核武器发展历史的忠实见证。在此,我们观看了短片,回顾了钱学森为我国航天导弹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开始真正走进了一个大师的精神世界。

      整个钱学森图书馆展览内容分为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大部分。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纷纷以笔记或摄影或录像或聆听的方式认真学习领略了这一中国科学巨匠的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细细梳理钱学森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其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概括:

敬仰之情——创造科技伟业的科学精神

      钱学森一生致力于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他善于超前思维、科学预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有重大价值的建议,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钱学森图书馆8万余件的文献资料中,手稿居多,是最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之作《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到我国第一本航天教材《导弹概论》手稿,到航空界使用20多年的重要公式“卡门—钱近似”的部分手稿,无不诉说着钱学森的不朽功绩。1981年以后,他又建立了系统科学及其体系,并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科学与技术这一新的科学领域。晚年,他运用系统科学思想构建了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在很多学科和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创见。钱学森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的。

      他常说,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而真正的创新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孜孜不倦地攀登科学高峰。在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为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选址,他多次深入戈壁荒漠、高原深山现场勘察。为组织首次“两弹结合”试验,他冒着大风和严寒坚守阵地,在核弹头吊装对接最危险的100多分钟里,一直站在导弹旁,给参试人员以极大信心和鼓励。他从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望压人,他多次强调:“没有什么权威,不能搞一言堂,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争吵一下也没有关系。”在钱学森当年的一本《工作手册》中我们看到,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他关注每一个细节,包括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还缺多少螺钉和螺帽都有统计。

      钱学森一生献身科学、献身国家的强盛,同时他一生都在学习。馆内珍藏着留有钱学森“Nothing is final”(科学探索无止境)手迹的信封,表达他对科学真理的探求永无止境的信念。馆中展示了钱学森浩如烟海的藏书、论文、书信、手稿和剪报的书信墙,可见其涉足的学科领域从航空航天、流体力学、火箭技术、物理力学到教育学、文艺理论、沙草产业、城市学,其兴趣之广博,对科学的无上热爱,令人叹服。

感叹不已——淡薄名利钱权的崇高品质

      钱学森不仅以自己严谨勤奋的科学态度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他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名、利、钱、权。其“七不”处世原则令人记忆犹新:一是不题词;二是不写序;三是不参加任何科技成果评审会和鉴定会;四是不出席“应景”活动;五是不兼荣誉性职务;六是上年纪后不去外地开会;七是不上任何名人录。

      馆藏的大量亲笔书信,展示钱学森宽广而无私的人格魅力。为了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重大技术问题,钱学森在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三年后,主动辞去了院长职务。此后他几乎只任副职,专注于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1963年,在致中科院力学所领导杨刚毅的信中,他主动请求调整级别工资时降低自己的工资。晚年他又不断推辞各种荣誉:1980年,他致信国防科委请辞中央委员;1984年,他致信科协请辞科协委员的荣誉;他一直反对人们称其“导弹之父”和“航天之父”,并坚定表示,航天是一项大规模的科学技术事业,其成就应归功于集体,自己只是恰逢其时,做了该做的事情。

      馆藏的大量照片显示,回国后的几十年里,无论工作或休闲,钱学森通常穿着一身简朴的蓝色卡其上衣和军便裤,一只从美国带回来的国际会议所发的公文包钱学森已用了近40年。点滴细节,无一不彰显着钱学森高风亮节的大师风范,更诠释了他无私的价值追求。万分感慨中,我们一时无法找到更高级的词来形容他,只能向其竖起大拇指为之骄傲——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传承之心——心系家国梦想的爱国情怀

      钱学森的一生历经人生道路的抉择和个人荣辱得失的考验,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他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用坚定的信念写就了忠诚。

      1934年,钱学森抱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并表示“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新中国成立后,即使在美国科学界享有盛誉和优厚生活条件,但他回国报效的意愿从未改变。他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并立即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中。在新中国物质技术基础极其薄弱、人才极度匮乏的年代里,钱学森带领团队自力更生,把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实现了“两弹一星”伟大壮举。提及自己的贡献,他却总是谦逊地说:“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钱学森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我的事业在中国,成就在中国,归宿在中国”。朴实的言语展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他说他一生激动过三次,其中一次就是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为与他同为党员而感到无比自豪。从他身上我们深深体会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离馆前,我们在钱学森“升腾的智慧”手稿造型前合影留念。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是其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学习并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凝望图书馆外墙钱老微笑的面庞,此行意犹未尽,大师光辉照亮我心,大师精神永励后人。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句钱学森曾讲过的话逐字展示在悬空的“信笺”上,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与科技同行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