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王吉民看到国外医史学著述中涉及中国医史的资料十分欠缺,因此与伍连德博士用英文合撰《中国医史》于1932年在天津出版,系第一部用英文撰写出版的中国医史专著。为促进医史学术探讨与交流,1935年秋,中华医学会在广州举行第三届(与博医会合并后)医学大会时,王吉民、伍连德、伊博恩、胡美、李有松、海德深等发起,召开第一次召集会议,着手组织医史委员会。1936年2月,中华医学会理事会正式承认医史委员会。1937年4月,第四届中华医学会大会建议将各分会升格为独立学会,于是医史委员会重新改组而成中华医史学会,同时仍为中华医学会医史分组。1953年1月,在上海第二医学院召开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上海分会(现称为上海市医学会医史专科分会)成立大会。
一、主要学术会议、科普活动等
1954年11月举行医史学会年会。1955年4月举行“中国医史研究方法座谈会”。1956年2月,在上海分会会议室举行了本年度第一次医史研究方法座谈会,在会上侧重讨论“中国医史及其他世界各地医史的对照”。1979年5月,召开复会后第一次委员会会议。1985年6月,举行学术活动,邀请中医张赞臣教授介绍30年代上海地区早期的中医学术团体组织——上海医界春秋社的创办情况,张教授介绍了他亲自经历的1929年反对废止中医提案的抗争情况。1985年11月,在上海医科大学召开纪念崔之义教授逝世十周年学术报告会。1986年12月,与上海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医文化、西医文化、中西医结合等问题讨论会。1994年5月,在郭天玲主任委员带领下和市政协文史委专家一起赴金山县举行清代著名医学家顾观光诞辰195周年纪念会暨学术论文研讨会。1995年6月,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医科大学及上海卫生检疫局联合主办,医史专科分会承办了“纪念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暨伍连德博士国际学术研讨会”,伍连德博士的女儿伍玉玲女士及孙女、孙子等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还举行了伍连德博士雕像揭幕仪式,最后参观了由伍连德博士亲手创建的我国第一个海关检疫站——吴淞检疫站。1996年7月,召开中华医学史学会成立60周年暨王吉民学术思想研讨会。1997年4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近代上海医学教育史(中医部分)座谈会”。2000年10月,在上海青浦举行了明代御医顾定芳考古研讨会。2012年12月,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医学会医史专科分会与上海药史学会联合举办学术年会。2013年底,在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召开学术会议,与会人员走进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杏林探宝之旅。2014年5月,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史一流学科和上海市医学会医史专科分会承办、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协办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与未来”论坛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召开,此次分论坛邀请到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与会并作精彩报告。2015年1月承办了严世芸从医从教50年学术会议,4月与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承办皖鲁沪中国医学史年会,12月承办了2015年上海科技史协会学术年会。
科普活动方面,1954年2月,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医史学会在中华医学会大礼堂联合举行“李时珍文献展览会”,参观人数1400余人。2008年,由吴鸿洲主編的的《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精粹》出版,也是对近代上海医学史的总结和概括。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科普基地。2013年,该馆出版画册《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精品》,并远赴美国、斯里兰卡举办中医药文化展览和交流。2016年5月,中医药博物馆历经8个多月的全面提升改造重新开馆,并赴英国、新加坡办展。
二、医学成就
1947年,在原《<中华医学杂志>医史专号》基础上,在上海正式创刊《医史杂志》(季刊)。1948~1950年因故停刊。1951年3月,《医史杂志》三卷一期在上海复刊,余云岫任总编辑。为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纪念文化四巨人的号召,1952年《医史杂志》第四卷第二期特改为中东医圣阿维森纳诞生一千周年纪念专号,藉表尊重医界伟人的微意。1953年3月,《医史杂志》从第五卷第一期更名为《中华医史杂志》,仍在上海出版,李涛任总编辑。同年9月,《中华医史杂志》由沪迁京出刊。
三、学会荣誉
荣获上海市医学会2005年度表扬专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