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全国科协大会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学会获得了新生,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学会工作出现了新气象。在王聿先等2位历任会长的带领下,学会全面恢复理事会活动,经调整充实,1979年理事增加至129位。根据学会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理事会下设了学术、科普、编辑、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图书、继续医学教育7个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设立了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对外联络部和图书馆“三部一馆”,为全市广大会员和医务卫生工作者服务。与此同时,各分会也纷纷重新启动工作,充实新生力量。至上世纪90年代,分会数量有40余个,分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期间,学会对大型学术会议报审以及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学术交流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密切配合本市卫生工作防病治病的中心任务,举办了大量的学术报告会、讨论会,会议类型涵盖年会、大型学术会议、全国性和地区性学术会议、国际性和双边性学术会议等。积极畅通民间国际医学交流重要渠道,接待了大批国外医学代表团,同时,陈中伟、顾健人、王振义、汤钊猷、史济湘、傅培彬、顾恺时、毛守白等众多医学大家在国内外舞台上绽放光彩。随着《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华传染病杂志》在上海的创刊,学会编辑的杂志增加至3本。学会的会刊《会讯》在此期间也恢复了刊发。
此外,学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培养医学卫生人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举办以知识更新为重点的培训班、进修班及系统讲座。多次组织医德教育,为提升本市医界医德水平做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人才荟萃优势,组织开展医学咨询工作,既为卫生行政部门防病治病提出各种建议方案,也面向社会开展医学咨询服务。组织编撰《国内外医学科学的进展和上海市各学科1986-1990年的展望》,参与编制《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中的5个课题项目,供政府决策参考。在消灭烈性传染病、防治甲肝等流行性传染病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中建言献策,积极作为,为控制疾病进一步爆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2月,我会医学会员、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张锡泽、邱蔚六等在国内率先开展颅颌面联合根治手术,治疗晚期颌面部恶性肿瘤。
3月20日下午,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中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中华护理学会上海分会联合召开了四个学会的理事扩大会,各学会理事及各学科医务人员近千人到会。会上宣布恢复理事会,王聿先为会长,王希盂、朱瑞镛、洪明贵,胡田成,蒋兴权、石美鑫、苏德隆、黄文东、邝安堃,应元岳、董承琅、聂传贤、陈中伟、苏祖斐、赵国宝为副会长,金坚为秘书长,梁俊青为顾问。
4月14日,我会召开了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理事和各专科分会正副主委共104人。这次会议由胡田成副会长主持,金坚秘书长传达了总会三月份召开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分会秘书长会议精神。上海分会原有17个专科分会(组)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核病专科分会改为结核与呼吸系病专科分会;胸外组撤销,原委员分别并入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和结核与呼吸系病专科分会;内科专科分会下的心血管病组升格为心血管专科分会,董承琅任主任委员,兰锡纯、石美鑫、黄铭新、顾恺时、陶清、蔡用之、陈灏珠任副主任委员。并新建肿瘤专科分会、食品卫生专科分会、医学检验专科分会和人体软组织研究会,其中肿瘤专科分会由朱瑞镛任主任委员,孙麦令、姚錱、顾绥岳、傅培彬、俞鲁谊、李月云、胥彬任副主任委员;医学检验专科分会由周之德任主任委员,史博之、倪赞明、陶义训任副主任委员。至此我会共有20个专科分会和1个研究会。
4月~6月,我会眼科专科分会、妇产科专科分会、病理专科分会、医学检验专科分会、卫生专科分会、内科专科分会、放射科专科分会、结核与呼吸系病专科分会、儿科专科分会、耳鼻喉科专科分会、医史专科分会和神经精神科专科分会等都召开了复会后的第一次委员会会议,讨论了组织分工和工作计划。
5月起,我会恢复了会刊《会讯》,报导会务学术活动简讯。
10月6日,为了庆祝国庆三十周年和国际儿童年,我会儿科专科分会举办了一次大西哥论文报告会,会议由主任委员刘湘云教授和副主任委员郭迪教授分别主持,会上,儿童保健、新生儿等九个专题组共宣读了18篇论文。
10月12日~13日,我会卫生专科分会卫生统计学年会召开,会上宣读了12篇论文,并分统计方法、卫生统计、医院统计、工厂统计等四个组分别进行讨论交流。
10月25日~27日,继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检验学术会议后,我会检验专科分会召开了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92篇,大会宣读论文7篇,会议还分临床检验、生化、免疫、微生物四个专题组,分别宣读了论文45篇,并开展了“检验质量控制“问题的讨论。
11月19日~25日,中华医学会在上海召开第一届环境卫生学术会议,代表250人,论文316篇,会议期间成立了总会环境卫生专科分会。
11月27日,我会召开了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王聿先任主任,胡田成、范允中、金中执、周恩义、司徒钧、奚里德、陈冀任副主任。
12月20日~22日,我会骨科专科分会年会在市科学会堂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77篇,大会宣读论文16篇,会议还分基础理论、创伤、骨科甲组、骨科乙组及显微、手外科五个专题组分别交流论文152篇。
12月28日~29日,我会妇产科专科分会召开年会,共收到论文196篇,本市妇产科医师及妇幼保健工作者共500余人参加。
这一年,我会会员、闸北区虬江街道医院胡诞宁的“高度近视眼遗传规律研究”、华山医院戴自英等的“硫脒头孢菌素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曹小定等的“针刺镇痛规律及其原理研究”、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张涤生等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肠段移植修复食管缺损”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月15日,我会召开区(县)医药专科分会秘书长会议,10个区和6个县的20位同志参加会议。
3月7日,我会激光医学专科分会正式成立,刘德民任主任委员,许松林、何芳德任副主任委员。
3月14日~15日,上海分会召开1980年度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48篇,有关医院领导和医院管理负责同志500余人参加。会上同时成立医院管理专科分会,裘麟任主任委员,刘铸、俞庆庆、马龙瑞、王国真、陶志、孙克文、安之璧任副主任委员。
4月2日~5日请由法国科学院外科教授勒杰尔率领的法国医学代表团访华,并在北京、上海举行第一次中法医学日活动。邓小平任中法医学日荣誉委员会主席,并接见了代表团。代表团在上海共举行了30余次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共有900余人次参加,促进了中法两国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和友谊。
4月5日,我会老年医学专科分会召开成立大会,薛邦祺任主任委员,张曦明、周孝达、诸峻仁、张镜人、马永江任副主任委员。
4月14日,我会受卫生部医政局、全国医学检验中心筹备组、中华医学会医学检验专科分会的委托,与市医学化验所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国临床生化质量控制学习班。
6月7日,我会召开了一九八〇年度理事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一百余人。会上传达了全国科协“二大”、市科协“二大”以及总会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分会秘书长会议精神,审议了一年来的工作报告,讨论了今后工作打算。
7月9日,为了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医疗事故,我会医院管理专科分会召开座谈会。
8月20日,我会高气压医学专科分会正式成立,倪国坛任主任委员,叶甲壬、薛汉麟、郭守蔚任副主任委员。
9月8日~9日,美国西奈山医院医学中心耳科荣誉教授、纽约眼科医院顾问罗森(Samuel Rosen)医师率领美国耳鼻喉科医生代表团一行18人,应中华医学会邀请来沪,期间米勒教授等作了“冷冻治疗血管舒缩性鼻炎”及“耳蜗植入”等学术报告。
9月26日~27日,我会首次召开运动医学专科分会年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5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另35篇论文分别在运动生理与医务监督、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两个专题组上进行交流,从事体育教学、体育科研和体育医疗的科技人员300余人出席会议。会上成立了运动医学专科分会,范振华任主任委员,韦俊之、陈文堉、董煜麟任副主任委员。
10月13日~14日,为了促进肿瘤基础理论的科研工作,我会与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召开了肿瘤基础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收到论文93篇,分别在免疫、生化、病因、临床四个小组内宣读,共有450余人参加。
10月18日,在我会结核与呼吸系病专科分会正副主任委员及秘书座谈会上,讨论认为“结核与呼吸病专科分会”名称太长,应用不便,拟改为“肺科专科分会”。经全体委员讨论后,报理事会同意更改。
11月17日~22日,我会内科专科分会召开了1980年度年会,会议历时5天,年会共收到论文360余篇,经评选出138篇,分别在7个专科会议上宣读,参加年会约有5000人次,这次年会是解放以来第二次学术盛会。年会期间,同时成立了消化、血液、内分泌、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五个专科分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由江绍基担任主任委员,张国治、朱无难、徐家裕、姚光弼担任副主任委员;肾脏病专科分会由邱传禄担任主任委员,董德长、陈梅芳、廖履坦担任副主任委员;血液学专科分会由潘瑞彭担任主任委员,王振义、丁训杰、许月峨、卢家祥担任副主任委员;内分泌专科分会由邝安堃担任主任委员,钟学礼、胡远峰、陈家伦担任副主任委员;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科分会由戴自英担任主任委员,陆颂慈、张孝秩、楼方岑、杨宜担任副主任委员。
11月23日,我会医学检验专科分会在上海第二医学院科研楼举行了临床检验技术竞赛。来自各区县的30名青年检验人员参加了竞赛,评出优胜者5名。
11月,我会图书馆接受旅美华侨、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医用放射物理学钱家骐教授赠送的一批放射医学书刊、资料(书155本、期刊16种1700多本、资料1537份)。
12月11日,日本医师会第二次访华团由日本医师会副会长、妇产科专家吉川晖率领一行7人来上海进行学术交流。
12月15日,我会召开了劳动卫生职业病学术会议,参加会议有400余人,共收到论文139篇,经评选有56篇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会上同时成立了劳动卫生职业病专科分会,顾学箕任主任委员,任引津、王簃兰、殳家豪、吴振球、薛汉麟、徐瑞和任副主任委员。
12月26日,我会医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召开医学科普创作座谈会。出席会议有宣传、新闻、出版及医药卫生单位的科普创作人员共70余人。会上认为要搞好医学科普创作,首先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予大力支持,给科普创作人员创作条件;其次要扩大创作队伍,特别是组织有经验的专家、教授为科普写稿。大家还交流了怎样写好科普小品的经验。座谈会上发言热烈,气氛活跃。
这一年起,美国妇产科腹腔镜协会主席乔丹·菲利普斯(Jordan.M.Phillips,MD)曾7次自费来沪访问交流,先后赠送本市一些医院全套腹腔镜手术器械等。
这一年,我会妇产科专科分会邀请本市部分妇产科专家、主任,对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学术座谈,提出了三点建议:适当放宽结婚年龄;在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婚前检查,确保下一代身体健康;增加对群众性知识教育。
这一年,美国红十字总会血液实验室美籍华人李正道博士作了有关“白细胞分型”的学术报告,并赠送了一整套白细胞分型用的标准血清。
这一年,美籍华人眼科教授赵汝升在沪介绍“后房人工晶体放置术”,新华医院经过2年左右的动物实验研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填补眼科人工晶状体技术空白。
这一年,我会肿瘤专科分会与卫生专科分会联合组织了5次有关“肝炎与肝癌有无因果关系”的专题讨论会,科研、临床、基础医学、流行病学等专业人员参加,大家各自摆观点,讨论十分热烈,最后将讨论中的不同观点写成综合性论文,在全国流行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引起全国性的学术争鸣,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这一年,我会邀请部分卫生防疫科技人员,围绕目前防治肠道传染病流行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防治工作三点建议,刊印了《医药科技工作者建议》,向中央和市有关领导部门反映,受到了领导重视,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及上海市杨凯副市长都做了批示。
1980年以来,我会先后组织数十位专家,编写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市科委)《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中“烧伤”、“劳动卫生职业病”、“医院现代化”、“检验诊断技术”、“显微外科”等5个专题;对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及计划生育工作提出政策性建议;为市卫生局制订噪音性耳聋、职业中毒诊断标准、医院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标准等,并提出科学技术性建议;对医药器材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展览和质量咨询。
我会会员、华山医院林祥通等的“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放射免疫测定及临床应用”、瑞金医院傅培彬等的“人体同种原位肝移植”、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邝安堃等的“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阴阳学说”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月16日~17日,上海分会召开胸心外科学术会议,参加会议有300余人,共收到论文50余篇,其中41篇在大会上宣读。会上同时成立了胸心外科专科分会,石美鑫任主任委员,顾恺时、王一山、蔡用之任副主任委员。
2月10日,《中华消化杂志》在上海分会创刊,江绍基任总编辑,过晋源、朱无难、李宗明、陈国桢、陈敏章、朱国治任副总编辑。
3月14日,我会召开1981年度理事扩大会议,参加会议有分会理事、各专科分会正副主委共120余人。会议由副会长胡田成同志主持,会上通过了我会1980年工作总结和1981年工作打算。
4月13日,我会召开阻抗血流图学术会议,会上共交流论文47篇,其中大会交流11篇,专题组交流17篇,书面交流19篇。会上同时成立了阻抗血流图研究会,孙大金任主任委员,宰春和、顾慎为任副主任委员。
5月4日,以日本国立癌中心内窥镜科主任、世界支气管镜学会会长池田茂人教授为团长的医学代表团,应中华医学会的邀请来沪做了“肺癌的病理”和“肺癌诊断的新进展”报告,并与次日在中山医院电视透视室做了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的操作示范。
5月16日,我会骨科专科分会正式成立,周连圻任主任委员,徐印坎、杨东岳、刘广杰任副主任委员。
5月18日,应中华医学会邀请,国际子宫颈病理和阴道镜联合会主席、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Stalf副教授在上海科学会堂做了“宫颈癌形态形成学”和“宫颈造影——一种检查宫颈癌的新方法”等学术报告。
5月26日,“六一”前夕,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中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中华护理学会上海分会联合组织本市著名医药科学家与优秀少年儿童代表亲切会面,老科学家与小朋友们亲切交谈,整个会面活动充满着尊老爱幼、欢快热烈的气氛。
5月31日~6月3日,应中华医学会邀请,法国外科学会上届主席吉尔•爱德曼教授团长,在任秘书长菲利普•莫诺•布罗卡教授为副团长的法国外科学会代表团一行40人来上海访问,在沪期间,代表团参观了中山医院和瑞金医院,并且按照不同专业分为骨科、血管外科、胰胆外科及普通外科四组进行学术报告及讨论。
6月25日~29日,全国首次医学伦理道德学术讨论会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举行,与会代表对医学伦理的指导思想、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特征和社会主义医德规范问题展开讨论。
9月20日,我会医学检验专科分会在第二医学院新华卫校举行了上海市1981年青年医检人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测定技术竞赛,参加这次竞赛的32名代表来自于11个区、10个县初赛选拔的优胜者。
9月21日~27日,中华医学会在上海召开全国第一届围产医学学术会议,代表180人,论文618篇。会议重点交流了围产期保健的经验。
10月7日,我会召开了1981年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上讨论通过了在理事会下成立学术、组织两个工作委员会,以及在医学科普工作委员会下成立医学科普创作研究会的组织条例。学术工作委员会由兰锡纯担任主任委员,戴自英、冯友贤、田雪萍、宋杰、孔庆德、都康平、金中执担任副主任委员;组织工作委员会由胡田成担任主任委员,范允中、李金钟、陆树范、周俊、张令铮担任副主任委员;医学科普创作研究会筹备组由周冠虹担任组长,鲍国华、邓树勋担任副组长。
10月15日,在访美环境卫生考察报告会议上正式宣布成立了我会环境卫生专科分会,杨铭鼎任主任委员,周运昌、姚志麒、孙秉一、史济德任副主任委员。
10月27日~11月1日,中华医学会在上海召开医学人口学专题讨论会,代表100人,论文200篇。会议交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医学人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我国医学人口学研究方法的标准化问题。
11月13日,我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兰锡纯教授主持,参加会议有委员和各专科分会秘书共37人。会上,讨论了《1981年优秀论文评选方法(讨论稿)》《提高学术活动质量的意见(讨论稿)》以及《大型学术会议报审暂行办法(讨论稿)》等。
11月19日,我会卫生专科分会召开访英、访日传达报告会,会上宣布成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流行病学专科分会,由苏德隆任主任委员,胡克成、都康平、李婉先、高玉堂、徐君佩任副主任委员。
12月19日~22日,应埃及研究及技术科学院的邀请,我会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毛守白教授以世界卫生组织临时顾问的名义,参加了在开罗召开的国际血吸虫学术会议。
12月25日,我会输血专科分会正式成立,孔禄卿任主任委员,吴珏、王景阳、张天仁、潘瑞彭、张钦辉任副主任委员。
本年开始,我会受卫生部委托,先后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编辑部、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召开了四次全国性医学伦理道德学术讨论会,会后并向全市广大医务卫生人员传达。
本年开始,我会《会讯》改为月刊,全年共印14期(其中二期为增刊)。
这一年,我会外事组在上海举办了首届中日寄生虫病研究讨论会,日方有5名教授参加,我国江南有关省、市代表25人参加,共同讨论和宣读了有关论文。以后定期轮流在两国举行。
这一年,我会会员、中山医院徐智章等的“心脏声学造影——维生素丙与NaHCO3造影剂在二氧化碳超声心腔造影中的研究”、儿科医院段恕诚等的“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临床研究、空肠弯曲菌简易培养袋的制备和应用”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一年,我会组织评选了1981年度优秀论文,其中,石美鑫的“人工生物瓣的临床应用”、沈镇宙的“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远期疗效比较”等25篇论文获奖。
这一年,我会组织三次讲学团,赴青岛市11人,讲授了内分泌、肾病、消化系疾病;赴盐城5人,讲授了放射诊断;赴开封7人,讲授了激光医学临床应用。
2月8日~12日,亚太肝病研究协会(简称APASL)和国际肝病研究协会(简称IASL)在香港联合举行学术会议。在APASL会议上,我会会员、中山医院汤钊猷做了“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观念的改变——10年的调查研究(1970~1979年)”的大会报告。在IASL会上,我会会员、上海第二医学院江绍基、徐家裕报告了用聚乙二醇和赛璐芬管装置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大量腹水。在两个会议联合举行的进修讲座上,汤钊猷介绍了小肝癌的手术切除,江绍基应邀介绍了我国解放以来防治血吸虫工作的成就。我会消化系病学会主任委员江绍基经APASL执行委员会主席推荐,并经全体会员通过,成为下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2月16日~22日,全国肿瘤基础理论专题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代表151人,论文387篇。会议着重交流了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癌细胞的生物学研究、肿瘤免疫学、病理学等。
3月20日,我会召开1982年理事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54位同志,市科协戈悦宽副秘书长也参加了会议。会上金坚秘书长汇报了参加2月下旬在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以及我会1981年工作总结和1982年工作打算;兰锡纯教授汇报了学术工作委员会工作情况;胡田成同志汇报了组织工作委员会工作情况。会上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并经组织工作委员会审议,同意将原神经精神科学会进行调整,分别成立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三个专科学会,并成立脑电图及临床生理学研究会。
3月27日,我会医学科普创作研究会正式成立,周冠虹任主任委员,鲍国华、邓树勋任副主任委员。
4月,为积极贯彻《上海市一九八二年肝炎防治工作要点》,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我会组织卫生防疫、内科、妇产科、小儿科、检验、护理等专业的科研、教学医技人员,对当前上海地区肝炎防治工作中几个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六次专题学术讨论和五次专题讲座,参加人数达两千余人次。并撰写了简报,发至各街道(公社)医院。
4月15日,在市科协召开的1980年优秀论文授奖大会上,我会有2篇论文获奖,1篇是二医伤骨科研究所柴本甫医师撰写的《祖国医学治疗骨折的理论研究》,另一篇是市胸科医院吴善芳医师等撰写的《肺癌的外科治疗(扩大肺癌手术适应症的研究)》。
5月6日,应中华医学会的邀请,日本京都大学肿瘤访华团一行11人来沪访问,在沪期间,按血液医学、基础和临床三个小组同时举行学术报告和座谈。
5月8日~13日,中华医学会与中国防痨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以及卫生厅(局)行政干部287人,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会上交流了278篇论文,内容有结核病预防、流行病学、临床、基础四个方面。5月8日上午还隆重举行了世界著名细菌学家、医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菌100周年纪念大会。
5月18日~24日,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一届烧伤、整形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219人参加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85篇,在大会及专题分组会上共交流了334篇。
5月,第三次中法医学日活动在上海举行,法国医学代表团16人参加。
6月16日~7月12日,由青岛市医学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组和我会联合举办的消化系病学习班和消化道内窥镜学习班在青岛市讲课,讲学团由我会副会长胡田成同志、消化系病学会主任委员江绍基教授等1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他们的讲学受到了参会的近400名消化系病专业医务人员的欢迎。
6月,丁光生教授赠予我会图书馆1979年起至1982年《分子药理学》期刊(molecular pharmacology)。
7月2日~3日,我会召开了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学术会议,会上共交流了44篇论文,并成立了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会成员有卫国华、吕善庆、吴萍嘉、周孝达、陈俊宁、金克箕、俞丽云、黄绥仁、瞿治平。
8月5日,应国务院港澳办邀请,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D.C.Harrison教授来沪,在科学会堂做了“美国心脏病学的新进展”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在美国的发病情况、钙和钙离子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以及经数字处理的心血管造影术在心脏病诊断上的应用。
8月30日~9月1日,第七届国际显微外科会议在法国里昂召开。我会常务理事、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涤生医师及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于仲嘉医师应邀参加会议。张涤生、于仲嘉医师分别在会上做了“中国显微外科的进展”、“再造手,游离趾皮瓣再造拇指”等报告,受到各国代表欢迎。
8月,我会妇产科专科分会委员张天庆医师将外宾赠予他的Childbearing:a Nursing Perspective 1979及Impact of Cesarean Childbirth 1981原版书两册转赠我会图书馆。
8月、9月,我会撤销了精神神经科专科分会,成立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医学专科分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由周孝达担任主任委员,周广智、陈汉白担任副主任委员;神经外科专科分会由史玉泉担任主任委员,朱诚担任副主任委员;精神医学专科分会由夏镇夷担任主任委员,徐韬园、张明园担任副主任委员。
9月17日,我会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上海分会、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中华护理学会上海分会联合邀请了医、药、护专家、教授和知名人士,座谈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的体会和打算。座谈会由市卫生局局长、我会会长王聿先主持,我会参加座谈的有石美鑫、王道民、胡田成、邝安堃、黄铭新、王鹏万、陈中伟、梁俊青、俞庆庆等同志。
10月8日~14日,第二次中日寄生虫病学术讨论会在日本东京八王子市召开,我会会员、瑞金医院传染病科徐君佩医师参加了会议,学术会议共宣读了23篇论文,我国代表报告7篇论文。会上反映了日本异尖属虫病(Ani-sakis)发病增多,与吃生鱼片有关。
10月11日~16日,受卫生部委托,我会与黑龙江省《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联合在沪召开了全国城市医院门急诊管理学术交流会议。28个省、市、自治区200名代表和50名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70篇,经评选大会交流45篇,小组交流82篇。
10月25日~27日,我会与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联合召开人工心脏起搏专题学术会议。中山医院陈灏珠教授等作了报告,内容回顾了1952年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在临床上首次应用以来,30年中的发展和目前的状况。参加报告会的同志约300位,会上还就人工心脏起搏综合征、起搏器的疗效、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起搏时测定心腔内心电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1月,受卫生部的委托,我会继续与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编辑部联合在大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医德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65名代表。本市于1983年1月下旬召开了传达会议。
12月27日,鉴于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本市小儿中有增多的趋势,我会儿科专科分会传染病组召开了有130多人参加的座谈会。1983年1月24日,又组织了11个单位的代表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做了进一步地讨论,初步拟定了诊断指征(草案),并提出建议将该病列为法定传染病,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这一年,我会召开了全市性的医德教育座谈会,并与市农工民主党联合举办了“医德系统讲座”,编印资料,广为分发。
这一年,我会常务理事张涤生、于仲嘉应邀参加在法国里昂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显微外科会议。
这一年,我会会员、儿童医院曾溢滔的“131个家系异常血红蛋白化学结构分析”、华山医院史玉泉的“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显微外科治疗”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月10日,我会召开1983年第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参加会议74人,会上金中执副秘书长传达了市科协二届四次全委精神,秘书长金坚汇报了本会1982年工作总结和1983年工作打算(草案),并提请理事会审议通过。
1月29日和2月5日,我会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上海分会、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中华护理学会上海分会联合召开区和县医药卫生学会秘书长座谈会两次,会上相互交流了一年来开展学会活动的情况与经验。
1月,我会推荐田雪萍(妇产科专科分会)、吴肇汉(外科专科分会)、袁亦丞(食品卫生专科分会)、袁锡权(医院管理专科分会)、邹宜昌(耳鼻喉科专科分会)、俞昌泰(骨科专科分会)、姚光弼(消化系病专科分会)、薛德义(医学检验专科分会)8位同志为市科协1982年学会、协会(研究会)活动积极分子,并推荐流行病学专科分会为“市科协1982年度先进集体”。
2月15日,《中华传染病杂志》在我会创刊,王季午任总编辑,张乃峥、毛守白、曹钟樑、戴自英任副总编辑。
2月,我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山医院骨科主任陈中伟教授应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整形重建外科学院的邀请,在纽约作了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卡柴琴纪念演讲和游离腓骨移植手术示范,受到各国专家三百余人的热烈欢迎,并被该院授予客座教授学衔。
3月18日~23日,以日中医学协会常务理事、日本顺天堂大学眼科教授中岛章为首的日本眼科医生代表团一行6人来沪访问,在沪期间,与本市眼科界同道共同举办了一天“中日眼科学术讨论会”,双方就“高度近视眼”与“视网膜母细胞瘤”两个专题作了学术交流。
3月29日~31日,美国胃肠病学会前主席、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美国《Gastroenterology》杂志编委主席F.Kern教授,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院长、著名肝炎研究专家T.C.Chalmers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Crohn病研究专家J.W.Singleton教授等三人应我会邀请,在本市科学会堂举办“胃肠和肝胆病专题讲习班。
4月20日,我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上海市计划生育分中心和上海市卫生教育馆在嘉定县工人文化宫联合举行农村医学科普咨询宣传活动。我会科普创作研究会18位会员参加了咨询活动,前来咨询的人数达800多人次。同时还展出了计划生育等宣传版画及标本,并配合放映了科教电影和录像,参观人数有2000多人次。
5月5日~8日,美国麻省总医院冠状动脉保健部主任、哈佛医学院副教授哈特为团长的美国国际人民交流协会心脏病学代表团51人应中华医学会的邀请来上海访问,来访的外宾中有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心脏生理学专家A.C.Guyton教授等,在沪期间,代表团与本市同道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参观了中山医院、市胸科医院。
5月7日~10日,应中华医学会邀请,由罗辛博士任团长的丹麦医生代表团一行7人在上海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并举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同位素、超声波讲习班”。
5月11日,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务工会与我会联合组织大型报告会,请“人民的好医生”周礼荣同志介绍先进事迹。
5月27日~6月7日,受日本学术团体四水会的邀请,由卫生局妇儿处华嘉增任团长的上海市妇产科学术交流团赴日本神奈川县进行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
6月9日~11日,为交流农村防病治病经验,我会在松江县召开了首次郊县学术交流会,十个郊县和农场局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交流会共收到论文86篇,会上交流了37篇,分农药中毒、产后大出血、胆道系急腹症三个专题进行讲座和交流。
6月19日,应中华医学会的邀请,以日本金原出版社社长金原秀雄为团长的日本金原出版医学友好代表团一行10人来上海进行友好访问,在沪期间,代表团拜会了王聿先会长,并举行了赠书仪式。以后图书馆连续6次接受日本金原出版社赠送的701册日文医学书籍。
6月23日~25日,我会外科学会泌尿外科学组为鼓励中青年医师刻苦钻研技术,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召开中青年医师论文报告会。会议由熊汝成医师主持,会上有中山、华山、瑞金等单位推荐的10位中青年医师进行了论文交流,最后静安区中心医院张涌志的“阳痿诊断的进展”、中山医院张元芳的“鲎试验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和第三人民医院的姚建国的“经皮肾盂穿刺术”等三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以后又评选过三次,分别由华山医院刘俊医师的“前列腺癌与酸性磷酸酶的关系”、中山医院王国民医师的“鸟脱落细胞吖啶橙染色法诊断膀胱肿瘤”、长征医院闵志廉医师的“上尿路尿流动力学”等获得优秀论文第一名。
6月24日,我会皮肤科专科分会与金山县科学技术协会在金山县联合召开本市农村常见皮肤病防治经验交流会,8个县的皮肤科医师以及第一医学院、第二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等有关单位的皮肤科专家、教授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7月15日,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专科分会要求我市牵头修改部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作为1983年10月召开的“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的一项内容。在各区、县肝炎协作组(肝炎学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会流行病学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专科分会联合召开讨论会,本市有关方面专家、教授和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务人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
7月26日上海市卫生局与我会妇产科专科分会联合召开产科和计划生育质量检查汇报会议。会上卫生局妇幼处华嘉增同志传达了抽查分析情况,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意见。出席会议的有市、区、县各医院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区、县妇幼所所长等。
9月12日~18日,我会与上海市外贸总公司委托华山医院泌尿科举办了“尿动力学讲习班”,经丹麦迪沙电子仪器公司并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康斯坦丁诺副教授及丹麦的里奥工程师来沪讲学,全国有24个省市46名学员参加。
11月7日,我会阻抗血流图专科分会召开学术交流会,大会交流了学术论文40篇。
11月4日~9日,中华医学会内科专科分会、儿科专科分会、检验专科分会及微生物与免疫专科分会联合在上海召开全国临床免疫专题学术会议,参会代表169人,论文投稿376篇。
这一年,为编制本市今后十五年(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我会接受市科委的委托,对“烧伤研究的现状及展望”“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医院现代化建设”“检验诊断技术的现状”“显微外科现状和展望”共五个课题计划项目开展调研工作,经分会组织专家召开多种形式座谈会,并参阅国内外资料,广泛听取意见,形成了五个课题的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初稿)上报科委。
这一年,我会图书馆经调整体制,确定了三组一室(采编及期刊组、外文流通组、中文组和情报咨询室)。
这一年,我会会员、耳鼻喉科医院黄鹤年在世界上首创以自体可保留的甲状软骨的外后缘、移位的舌骨、带蒂的胸骨舌骨肌和带蒂的喉返神经环构肌瓣,按照类似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重建新喉一次手术成功,可恢复类似正常喉发音、呼吸和吞咽功能。这项科研成果获1988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这一年,我会会员、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顾学箕等的“上海县卫生服务研究”、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陈家伦的“1085例正常人、糖尿病和肝脏病人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临床研究”等2个项目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月18日,我会眼科专科分会验光师学组正式成立。
2月23日~25日,我会放射科专科分会召开胃肠道双对比造影专题学术讨论会,本市及外省市医师8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宣读了55篇论文。
3月6日,我会肿瘤专科分会胃癌攻关组召开胃癌内窥镜协作组成立会议。包括中山、瑞金、三院、新华、龙华等共70多家市区级医院80余人参会。胃癌内窥镜协作组的成立对本市胃癌的科研和临床工作是一个良好活动形式,通过协作组的活动对胃癌的防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月24日,我会召开1984年度第一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由王聿先会长主持,副会长胡田成汇报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概况;秘书长金坚汇报了1983年工作总结和1984年工作打算。
4月16日~17日,由我会与西德欧波冈公司联合举办的阴道镜及妇科肿瘤病理小型仪器展览和学术交流会在市科学会堂举行,会上加拿大和美国七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了阴道镜检查妇科疾病以及妇科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
4月17日~18日,我会耳鼻喉科专科分会与澳大利亚耳鼻喉科学会联合召开1984年两国耳鼻喉科学术会议,约有50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耳鼻喉科医师前来参加大会。
5月14日,我会会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毛守白教授在日内瓦第三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1984年里昂·伯尔纳基金奖”,为中国和西太平洋地区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6月14日,祝贺我会前理事长、著名心脏病专家董承琅从医60周年座谈会于上海宾馆芳园厅举行。国家主席李先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发来亲笔贺信及贺词。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特送花篮,市政府秘书长黄菊到会祝贺。
6月19日~23日,我会第30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王聿先为会长;王道民(第一副会长)、石美鑫、傅培彬、吴孟超、胡田成(常务副会长)、朱瑞镛等为副会长;金坚为秘书长。
8月4日,本会第30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理事会通过了“关于设立六个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决定在理事会下设立学术工作委员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和图书工作委员会。
8月30日,我会召开了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座谈会。会议由胡田成副会长主持,热心微量元素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上,宝钢医院孔祥瑞医师介绍了微量元素的进展和我国微量元素的研究情况。会上一致认为,应尽力把上海医用微量元素工作搞起来,并尽快应用到保健及医疗实践中去,并尽早成立学术性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9月22日,我会召开1984年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由王聿先会长主持,石美鑫副会长传达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审议通过了胡田成副会长提出成立学术、科学普及、编辑、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图书六个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及部分分科学会聘请顾问名单;金坚秘书长汇报了我会上半年主要工作及下半年主要学术活动打算。
10月16日~18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精神神经杂志》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出席会议 49人,大会发言31篇论文,书面交流30篇论文。
10月20日~11月3日,中华医学会全国首届医学科普讲习班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50多名医学科普创作人员、卫生宣教等专职干部参加了这个讲习班。
11月8日~12日,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消化系内窥镜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交流论文21篇,分组交流论文106篇,会议检阅了我国近年来消化系内窥镜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11月19日~23日,第五次“中法医学日”活动在沪举行。法国医学代表团共21人,在沪期间,与上海同道进行二个半天的学术交流,并参观上海第二医学院及有关专业医院等,整个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11月26日,我会在嘉定县南翔镇召开郊县儿科学术会议。来自各县属医院、儿保机构、农场医院和乡医院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发言和分组交流论文18篇。会议还请了市区医院相关专家介绍了五个适合农村医疗工作需要的专题,包括心肺复苏、感染性休克、新生儿监护、农村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呼吸衰竭及处理。
11月25日~28日,由英国医学会代表大会主席、顾问外科医师Mr.James Kyle,前任理事长Dr.John Henrg Marks,秘书长John Harvard博士等组成的英国医学会代表团一行六人,应中华医学会邀请由北京来沪参观访问。在沪期间,王聿先会长、石美鑫副会长、胡田成副会长等会见了代表团成员,并就双方组织的概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12月11日~18日,中华医学会同中国药学会在上海联合召开全国合理用药专题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130人,列席80余人,收到论文367篇。会议讨论了有关抗生素、激素、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用药的建议。
这一年,我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顾健人等在国际上首次从DNA、MRNA及蛋白三个水平证明N-YAS为人原发性肝癌及肝癌7402细胞株的主要癌基因。1987年,此项研究“人原发性肝癌及肝癌7402细胞株癌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一年,我会肿瘤专科分会为配合市科委的胃癌攻关课题。先后举办了“胃癌内窥镜检查”“胃癌病理组织化验技术”“胃癌线诊断规范化”“胃癌化疗”等学习班,为本市78个医疗单位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这一年,我会超声诊断学组升格为超声诊断专科分会,周永昌任主任委员、徐智格任副主任委员。
1月7日~12日,受卫生部委托,我会与《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健康报》社、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常州分会和上海自然辨证法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三次医德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代表121人,其中有医疗、预防、教育、科研工作者,卫生部门管理工作者以及医德理论工作者。会议收到论文291篇,入选89篇,大会交流19篇。
1月21日~22日,根据上海市科委胃癌攻关项目的要求,我会肿瘤专科分会召开了“上海市胃癌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共交流论文75篇,本市各级医院450余名医务人员和外省市代表60余人参加了会议。
2月7日~10日,我会胸心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顾恺时教授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蔡用之教授应邀赴印度孟买参加“世界心脏直视手术外科学术会议”载誉归来。顾教授在会上作了“中国的心血管外科概况”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各国专家的欢迎,同时由于其在胸心外科工作中的杰出贡献,大会为其颁发了奖牌以资鼓励。
2月26日,接市科协评选市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的通知,我会积极组织青年医学卫生科技工作者撰写论文,到3月底,共收到论文91篇,涉及25个专科,邀请了72位专家、教授进行评审,上报25篇,经市科协复审得奖9篇,其中三等奖4篇,四等奖5篇。
3月22日~24日,总会计划生育学会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0人。大会还进行了新一届委员的选举。
4月4日,我会召开1984年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理事会,出席会议34人。会上,由王聿先会长提议,向我会名誉顾问、著名流行病学专家苏德隆教授逝世起立默哀,深表哀悼。金坚秘书长汇报了我会1984年工作总结和1985年主要工作打算。胡田成副会长和王道民局长分别进行讲话。
4月29日,我会卫生统计学专科分会成立,参加会议的有市、区、县防疫站、防治所及卫生行政专业人员500余人。我会副会长胡田成宣布卫生统计学专科分会委员名单,顾杏元任主任委员,史秉章、高玉堂任副主任委员。
6月17日~7月6日,美国Orbis眼科飞机医院继北京访问交流之后访问上海,并与上海眼科界共同举办中美眼科学术交流会议。参加这次交流会的中国方面眼科医师共188人,会议期间中外代表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相互观摩、切磋、讨论,学术气氛十分活跃。这次学术交流活动的中心内容是手术示范,三周来共施行手术60例,其中45例在飞机上进行,15例分别在眼耳鼻喉科医院、新华医院及第九人民医院进行。除手术示教外,还组织外宾学术演讲会3次、麻醉学术交流会1次、护士学术交流会2次,国内眼科同道学术交流会2次。
7月4日,我会常务理事、中国著名骨科专家陈中伟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上当选为该届主席。翌年1月9日,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该院院士。
7月27日,我会召开1984年度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出席会议42人,会上金坚秘书长汇报了总会6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各省、市分会秘书长会议精神。
9月9日~14日,第一次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会议于在上海召开,25个省、市12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交流论文65篇,还邀请了有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9月10日~12日,为庆祝首届教师节,协助市卫生局、市卫生教育馆,我会组织140位中西医专家、医师在静安区文化馆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医疗咨询服务。
9月23日~27日,我会眼科专科分会在宝山县召开了第一届郊县眼科学术交流会及学习班,10个郊县和宝钢医院的近60名医师参加,会议共交流论文22篇,会上观看了美国Orbis飞机眼科医院的手术录像。
9月30日,法国研究技术部部长贝尔·居里安博士代表法国政府授予我会医学专家、中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第二医科大学顾问邝安堃教授法国骑士勋章,授勋仪式在第二医科大学举行。
10月14日~16日,受《中华妇产科杂志》的委托,我会妇产科专科分会在卢湾区产院召开妊娠合并心、肝、肾病专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妇产科医师和有关心脏、肝脏、肾脏专业的专家、教授共300余人,这次会议讨论是一次跨学科的大型专题讨论会,对指导临床工作帮助很大。
10月17日,我会肺科专科分会召开肺功能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山医院等11家单位,为加强联系,互通情况,决定在肺科专科分会下成立肺功能小组。
11月14日,我会医史专科分会在上海医科大学召开纪念崔之义教授逝世十周年学术报告会。颜志渊同志在会上介绍了崔之义教授的生平事迹。
12月2日~6日,我会与上海市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举办的“中日胃癌早期诊断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名有关医学专家和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日本的三位著名专家——大阪成人病中心消化器病部部长、内窥镜研究室主任奥田茂,大阪成人病中心病理检诊部部长、病理研究室主任谷口春生及北海道抗癌协会癌症检查诊断中心研究所所长田村浩一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及分会上作了报告。
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血防领导小组召开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庆功表彰大会,我会医学专家王聿先、苏德隆受记大功奖励,正式宣布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
12月13日,为了交流学会工作经验,沟通学术活动信息,我会召开了本市各区医药卫生学会秘书长座谈会议,11个区的21人参加了会议,市科协基层部、市卫生局医政处的同志也受邀参加了会议。
12月26日,我会召开了第一次全市性中青年优秀论文授奖大会,从5月份征文到9月份截止,共收到论文456篇,最后评出获奖优秀论文99篇。
12月,我会成立了普外科专科分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卫生统计专科分会、核医学专科分会。普外科专科分会由吴孟超任主任委员,吴肇光、林言箴任副主任委员;泌尿外科专科分会由马永江任主任委员,沈家立、谢桐、江鱼任副主任委员;卫生统计专科分会由顾杏元任主任委员,史秉璋、高玉堂任副主任委员。
1985年起,美国国际人民交流协会(People to People)先后组织多批专科学术代表团来沪参观访问。
这一年,《中华消化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上海医学》三本杂志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所推荐到美国国立图书馆的“医学索引”(MEDLARS)。
这一年,我会图书馆进一步开展了微电脑服务,为广大会员和医技人员提供国内外医学情报信息。
这一年,日本超声波医学代表团来沪访问,其成员大多在超声研究和临床经验有较高水平,我会超声诊断专科分会认真组织了学术交流工作,学术讨论的气氛十分活跃,从日本专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术和术中超声的应用,以及内窥镜超声检查等技术内容,得到了不少启发和帮助。
这一年,我会医院管理专科分会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推动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组织全市有关的医院管理专家和医院院长进行交流和探讨。结合改革,对医院的性质、院长责任制、职代会的作用和人员聘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上海市医院工作条例》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个性意见,为卫生行政部门修改时提供了依据。
这一年,我会会员、长海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吴孟超等的“肝脏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山医院汤钊猷等的“小肝癌的诊断与治疗”等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陶义训等的“早期妊娠检验法”、长海医院蔡用之等的“国产人造心脏瓣膜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等两个项目,以及华山医院顾玉东等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研究,发现足趾移植中血管变异及血循环危象的规律,提出了两套动脉供血的理论和技术,以及新的血循环危象分期与处理方法,使足趾移植成功率达到99%。这三个项目研究成果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月14日,我会医院管理专科分会医院建筑咨询服务部正式成立,旨在为医院建筑的总体设计、改建、扩建方案提供建设性意见。
3月19日,为了便于开展学术活动,上海原子核学会下属的核医学专业委员会,按专业归口的要求并入我会,成立核医学专科分会,赵惠杨任主任委员,朱承谟、吴继琮、马寄晓任副主任委员。
4月4日,我会借静安区文化馆召开1984年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到会有116位同志。会上金坚秘书长汇报了我会1985年工作和1986年工作打算,金中执副秘书长、王洪军副秘书长、王道民局长作了发言。
4月15日,我会与市爱卫会、市总工会、市红十字会、《解放日报》社等6个单位共同发起召开了“上海市各界人士劝阻吸烟大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大会确定每年4月15日为全市劝阻吸烟日。
4月中旬开始,我会与上海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祝您健康:家庭卫生知识有奖赛”电视节目开播,该节目是运用有奖竞赛的方式,通过电视来宣传卫生知识的新尝试,内容包括日常饮食起居、病伤防治、妇幼保健、卫生习惯等方面。
5月19日,市卫生局、市医务工会和我会联合召开了上海市卫生系统医德教育恳谈会,28位市、区、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就本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医德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6月1日~5日,我会与青浦县医药卫生学会在青浦县召开了第三次郊县学术会议。会议分内科和外科两组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会议期间还邀请了市区有关专家、医师就呼吸系疾病和急腹症作了学术报告。
6月19日,我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正式成立,徐肇玥任主任委员,汪复、巫善明任副主任委员。
6月21日,我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科分会在华山医院对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进行了讨论。参加会议的有医学院校、市、区医院及职业病防治院、所共80余人。与会者在对苯中毒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讨论中,着重讨论了白细胞碱性磷酸酶及中毒性颗粒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
7月7日,我会肾脏病专科分会医院透析学组成立。
7月22日,我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成立。
8月9日,我会召开理事扩大会议,出席会议有理事、分科学会正副主委、秘书等100余人,石美鑫副会长传达了全国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精神,姚光弼副会长传达了总会召开理事会议概况。
8月31日~9月7日,日本齿科医师3人来访,并在上海举行了学术报告会。
9月21日~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研究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上海市肺癌咨询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肺癌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代表345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340篇,会议采用大会、小组及板报等多种形式交流。会议期间还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肺癌研究委员会。
10月20日~25日,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第一次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在我国口腔材料史上还是首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事口腔医学、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无机材料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生产各个领域的代表共270余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64篇,其中81篇大会交流。
11月1日,我会病理专科分会举行了前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我会病理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科大学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病理学先驱谷镜汧教授九十华诞纪念会,到会的有谷老生前友好、医学界著名人士及谷老弟子等200余人。
11月7日,上海市防盲领导组和我会眼科专科分会在南汇召开了郊县防盲工作和第二届郊县眼科学术交流会,共有46位代表参加,共收到论文22篇,其中11篇大会交流,会议期间先后有14位主任、教授为代表们作了眼外伤等七个专题讲座,并做了很多手术示范。
12月,我会成立了医学病毒专科分会(杜平任主任委员,闻玉梅、熊启华、段恕城任副主任委员);成立了音声言语学研究会。
这一年,在姚光弼教授的倡导下,并与刘厚钰教授亲临嘉定三次,组建了消化郊县学组。在成立大会上,江绍基教授宣布学组成立并亲自做了学术报告。自此以后,每年一次学术会议,分别在9个县进行论文交流或请市内有关专家作专题报告,非常活跃,对郊县消化科医生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一年,医学检验专科分会接受市卫生局的委托,组织本市有关专家拟订上海市各级医院检验科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办法经反复论证,整理出具体的方案,得到了市卫生局的同意,颁发试行。该学会还组织了中级职称评委会,由卫生局发给聘书,负责本市中级医学检验人员和高级职务的推荐初评工作。
这一年,我会会员、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教研室王簃兰等的“工业铅中毒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一年,我会理疗专科分会根据总会决定改名为物理康复专科分会。
这一年,王振义教授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幼粒细胞白血病获高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78年~1986年,我会各专科分会召开年会82次,大型学术会议39次,报告会、讨论会2800次;参加在沪召开的全国性、地区性学术会议86次,收到论文3650余篇。
1980年~1986年,双边性学术会议及学术讨论会主要有中日寄生虫病研讨会、中日眼科研讨会、第三次及第五次中法医学日活动、中日美赤霉病毒讨论会、中澳耳鼻喉科学术会议等。举办的国外学者讲习班主要有肝脏病讲习班、红细胞免疫讲习班、消化内科讲习班、日美眼科病理专题讲习班等。共举行学术交流1933次,接待国外代表团及学生253批2929人。
1979年~1986年,我会共举办各种进修班、培训班170个,受训人员8421人次;各种系统讲座177个、1288讲,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等,听讲者数十万人次。
3月,我会烧伤外科专科分会成立,史济湘任主任委员。
4月2日,我会召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大会,对14位过去曾对分会作过重大贡献的著名医学专家分别授予名誉顾问证书和表彰状,以表示分会和全体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尊敬和爱戴。
4月,旅美华侨施思明博士向本会捐赠六万元人民币设立“施思明基金”,以奖励本市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中华医学会会员。1992年12月,“施思明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新的施思明基金管理条例,奖励对象为45周岁以下的每年在各项学术会议上获优秀论文奖及在学术和工作中有突出成就的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员。
6月22日,由我会主办的“国际妇产科新进展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包括外国或地区30名代表在内的共2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7月,我会会员、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室主任、教授汤钊猷应中共中央邀请赴北戴河休养,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9月,由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亚太激光外科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包括外国或地区70名代表在内的共2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12月底开始,由于部分居民食用来自江苏启东被污染的毛蚶而导致甲肝大流行,我会及时组织有关方面专家举办大型肝炎防治报告会,编印了肝炎防治小册子,制订了《甲肝诊断标准》,召开了医务人员和工厂保健站防治“甲肝”流行的报告会,普及肝炎防治知识,对控制本市“甲肝”流行作出了努力。
这一年,我会在市卫生局的支持下,经过各专科学会委员会的专家讨论,撰写和编辑了《国内外医学科学的进展和上海市各学科1986年~1990年的展望》一书,为市领导部门制订医学科研发展规划提供咨询意见,并为各学科提高学术水平提供了方向。
这一年,我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有7个国家14位国外学者参加;还组织了“中澳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有10位国外学者参加。
这一年,我会举办各类培训班31个,参加者2413人次;各种系统讲座10个,参加者1115人次。
这一年,我会会员、胸科医院黄偶麟等的“计划性扩大肺癌手术适应症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一年,我会根据卫生部和总会的要求,在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对本市继续教育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使继续教育逐步和技术职称晋升、考核、聘任结合进行探索,首先组织了内外、妇、儿四个专科分会专家,根据《上海市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试行条例》,经过反复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拟订了四个分科的《住院医师培养考核初稿细则》,在这一基础上又组织其他7个临床专科分会拟订有关学科的“细则”,所有《细则》经市卫生系统教育委员会批准后在全市36个医院内试行。
这一年,按照已故爱国侨胞杨素珍女士的遗愿,对《上海医学》优秀论文进行表彰,一位医务人员获得“杨素珍奖金”的奖励。
3月25日,我会会员、第二医科大学烧伤科专家史济湘教授获美国1988年度伊文思奖,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个中国人。1989年6月6日又获意大利惠特克国际烧伤奖。
3月,由我会主办的“第一届中日消化外科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包括外国或地区103名代表在内的共40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4月16日,我会医院科研管理专科分会正式成立,刘永良任主任委员,余赛妹、薛纯良、于秉学、唐国民任副主任委员。
7月18日 我会医学专家、瑞金医院傅培彬教授获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授予的“皇冠荣誉勋章”,授勋仪式在沪举行。
9月,我会眼科专科分会验光师学组升级为“验光学研究会”。
这一年,我会组织召开了“中英肿瘤外科学术会议”“中加儿科学术会议”。
这一年,我会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分会成立,赵森任主任委员,陈毓敏、 陈伟祥、王国民任副主任委员。
这一年,又有一位医务人员获得“杨素珍奖金”的奖励。
3月15日,我会小儿外科专科分会成立,并召开了首届年会,佘亚雄任主任委员,金伯祥任副主任委员。
9月,由我会召开的“第一届中美传染病会议”在上海召开,包括外国或地区18名代表在内的共11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一年,我会改选理事会,选举王聿先为名誉会长;王道民为会长;林发雄(第一副会长)、石美鑫、江绍基、吴孟超、姚光弼等为副会长;刘永良(91~93年周冠虹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为秘书长。
这一年,我会风湿病专科分会正式成立,陈顺乐任主任委员,施守义、倪立青任副主任委员。
这一年,我会会员王一山等的“针麻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我会会员、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等的“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 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8~1990年,我会共举办国内会议2015次,参加者26.9万人次,交流学术论文1996篇;举办培训班201个,培训11508人次;全国新生儿急救学习班、外科高级医师进修班及胆道胰腺、小儿监护讲座等专业技术继续教育2903人次。
1989年~1994年,我会积极配合市卫生局医教处,组织专家对住院医师培养的有关规定进行反复论证修改。定稿后,又根据规定,先后制订了25个专业的《初稿细则》、并按细则要求制定了83份《考试大纲》。然后组织了200多位专家编写了15本《上海市住院医师培养指导丛书》,现已全部出版发行。
2月21日~24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举办了“医院科研管理干部学习班”,会上卫生局科研处刘永良讲授了“医学科研管理概论”,朱炎苗、郑连华、王维林等教授作了专题讲座。
4月,我会视听教育专科学会成立,赵治才任主任委员,邵东任副主任委员。
12月,由我会召开的“第二届中日皮肤病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包括外国或地区100名代表在内的共3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12月,由我会召开的“第五届中日循环器病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包括外国或地区50名代表在内的共3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1990年起,我会作为副组长单位,与其他7个兄弟省市联合研制了“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共有26个专业、3800个病案。
这一年,我会医学教育专科分会成立,卢乃禾任主任委员,王一飞、姚泰、姜志中任副主任委员。
这一年,我会会员、长征医院孔宪涛等的“免疫球蛋白增殖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一年,我会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学会之星”。
这一年,《上海医学》杂志被市科技评为二等奖。
4月,接待以谢孟哲秘书长为团长的台湾预防高血压协会代表团一行22人来访,进行专业交流和参观。
5月,经市卫生局协调并同意,对学会大楼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办公室,建立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
5月20日~23日,第三届全国头颈肿瘤外科学术会议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351人,收到论文522篇。
7月,接待由温瑞庚任团长的台湾针灸学会宜兰县分会代表团一行9人来访,进行专业交流和参观。
9月,接待台湾医学会理事长林国信和常务理事杨思标率领的代表团一行20人来访,双方就如何促进两岸医学交流等问题进行了会谈。
10月,上海分会在上海科技节期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医学科技大世界”,荣获了首届科技节优秀项目奖,并设立了长久性的室内“上海医学科技画廊”这一医学科技园地。
10月,接待美国国际人民交流协会组织、以Darlene Classen 女士为团长的美国肢体保护代表团一行21人来访,进行专业交流和参观。
10月,接待以西卡为团长的法国医学代表团一行23人来访,代表团包括内分泌学、营养学、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外科、肝移植、老年医学、肿瘤学、医学继续教育、医疗实践及社会学、整形外科、医学行政管理以及航空医学和宇宙医学。
10月5日,民政部在《人民日报》刊载社团登记公告称,中华医学会已于9月核准登记,登记号为0071。民政部同意中华医学会所属专科学会和省、市、自治区分会在对外学术活动中继续使用“中华医学会XX 学会”和“中华医学会XX分会”的名称。上海市医学会也将响应民政部号召,积极完成社团登记。
11月,我会完成了社团登记工作,于1992年1月1日起对内改用“上海市医学会”名称,对外仍延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11月,我会会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朱洪生、黄定九当选为美国心脏病学会理事会会员。
这一年,我会科研管理专科分会编印上海医学科研论文集,收集了30余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并组织科研管理人员业务培训,邀请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林其乐博士来沪举办了“美国科研基金实施现状及美国的科研管理”学术讲座,参会人数达50多人。
这一年,我会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学会之星”。
这一年,图书馆取得华东地区编著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