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智吉 ( 1879—1957) ,祖籍浙江,出生于上海。
1900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 科 ,是该校最早的医科毕业生(同届仅 1 人)。后即游历欧美诸国考察。1913年 4 月 2 日《申报》有报导,曾以“ 其闻历之深远学问之宏富非寻常医学家可比”之语评价肖智吉。肖智吉是中华医学会发起人之一。成立会上与曹丽云同为协助员。肖智吉自第 1 次大会当选庶务,连任 3 届。第 4 次大会被选为学会的英文书记,第6次大会当选执行委员、会所委员,第7次大会当选干事。曾担任第8次大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并在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第8次大会期间,作为发起人参加中华卫生学会成立会议并担任第1届理事 。1932年4 月15日出席中华医学会、博医会两会执委会联席会议,参与并见证了两会的合并过程,在两会合并后召开的第 9 次大会上继续当选为执行委员、会所委员。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国医士人名录》,经肖智吉3载调查采访,详加增订,1920 年得以再版,共收录 1 360 余人。1926 年12 月11日,作为中华医学会代表,出席了中华国民拒毒会在上海召开的取缔麻醉品会议,在会上发表了《取缔麻醉药品问题》的演讲,被推举与中国博医会代表负责研究中国医药麻醉品需用的最低限度,以便提交下届国际禁烟大会。1924 年任上海支会会长。肖智吉是上海早期开业的西医师之一,诊所业务甚佳。他社会活动活跃,是多个社会团体的重要负责人。如组织以发展社会交往为主旨的“万国总会”,1935 年一成立即有会员 417 人,肖智吉任会长,时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为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