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骨科工作近4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肿瘤的防治、脊柱退变疾病的防治、脊柱创伤、骨修复重建及骨诱导、骨相关生物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脊柱肿瘤诊疗和腰突症防治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共负责44项基金(5个在研项目),主持一项国家“863计划”、九项国自然等40余项课题,经费3000余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等10余项科技奖励。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了243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文章144篇,已申报18项国家专利。任职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基金及奖项评审,如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及多个省市的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主编副主编参编国家教材7部,是多本中华系列杂志及10余本SCI杂志编委、通讯编委和审稿人。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已培养博士60名,博士后2名。已申报17项国家专利。主编副主编参编国家教材7部、多部专业及科普类著作,是多本中华系列杂志及10余本SCI杂志编委、通讯编委和审稿人。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243篇,其中SCI文章144篇,被引次数5000余次。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科普方面主要工作: ①率领团队编写腰突症系列科普书,构建以系列骨健康科普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型科普项目,并以第一完成人获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积极推广应用“大医小护”医学科普公众号,以第一完成人获2018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6年至2018年,拍摄颈腰椎健身操微视频,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广为传播,网络端观看量合计超过4千万人次;2020年出版《骨健康必听必看》丛书5本,获得2022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荣誉、2023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出版《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2023年出版《得了…怎么办》系列丛书3本;2024年总主编出版《医学专家聊健康热点》丛书18本,.获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②2014年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突破禁区节目制作介绍脊柱肿瘤防治的专题节目;2016年制作成纪录片《守护生命之桥》,参加2017年上海科技节展映;2017年拍摄纪录片《脊柱上的“拆弹兵”》,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2018年拍摄科普短片《腰突症的防与治》在上海地铁和公交车的移动电视终端播出;2022年拍摄《脊柱上的“拆弹专家”》电影,该片获2023年中国科教影视界最高奖项的中国科教影视融媒“科蕾杯”专业组三等奖、2024年第二届上海市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健康科普作品(音视频)一等奖、2024年上海卫生健康好新闻医学科普奖优秀奖等多项大奖;主持上海市科委科普重点项目”守护生命之轴:脊柱运动损伤防治系列科普视频制作及推广“(100万),拍摄微视频20部,微电影1部,获2019年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一等奖。 ③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团队化、积极培养科普人才。2017年牵头成立国内首个“中国医学传播智库”。2018年领衔成立国内首个大学级别的科普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联合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学会等全国的著名科普专家,规范科普宣传,牵头制定首个《中国骨健康科普指南》。自2022年以来,发起成立复旦大学医学科普青年联盟,设立创新基金支持人才发展,目前已连续开展三届医学科普创新项目,并将持续常态化推进。主持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知行合一《医学科普传播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50万)并于2024年秋季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院开设新课程——“做一个有趣的医生:健康科普‘必杀技’”进阶教程,这是国内首次将医学科普纳入研究生院课程体系,并同步出版配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