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介绍
罗力 教授
学会任职: 主任委员
工作单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诊信息: 点击查看
专业: 健康管理
亚专业: 健康政策
专业主攻方向: 健康大数据
主要学术成就、科技奖项、发明创造、著作、重要论文等

主持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项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6项国自然项目,发表论文215篇,5项专报获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8项专报获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4项,第二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针对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差承载力弱、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健康测量缺乏理论方法等重大问题: (1)从医疗视角研制了一整套医疗资源布局配置理论和方法,为常态下科学配置医疗资源、应急时提升医疗承载力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发表论文54篇,5省至少21次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专著《健康服务资源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潘云鹤院士给予肯定并颁奖。北大等18个高校的专家高度评价研究成果,推荐列入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统编教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该方向的学术水平得到国家认可,被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聘任为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专家组成员,受国家卫健委规划司邀请培训全国规划干部,指导制定十五五卫生健康规划。成果还被用于撰写医疗承载力应急提升专报,获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转化为2022年疫情应对实践,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 (2)从预防视角研制了一整套公共卫生体系系统性建设理论和策略,提出的“体系-机制-能力-保障”框架,为动员各方力量建设公卫体系提供了解决方案,发表论文18篇,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第2),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第1)。该方向的学术水平得到国家认可,2019年被国家卫健委卫生应急办聘任为卫生应急专家,被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聘任为疾病防控专家。新冠疫情发生后,开展了快速研究,指出了新冠疫情的长期性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必要性,指导上海市政府出台了疫情后全国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策文件,引领并推动了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 (3)从主动健康视角研制了一整套个体健康状态测量理论和方法,从0到1建立了健康指数算法,为精准健康教育和按健康付费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得1项专利、1项地标、16 项软件著作权,发表论文6篇,实审4项专利。成果在上海、浙江试点应用,15万人拥有了健康指数,可直观看到自己健康的历史变化,以及与其他人的差异。顶尖专家会评高度认可,获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主动健康知识体系和输出技术方法研究》,700万元。央企中国人保非常关注,战略资助1800万。上海市医保局非常关注,委托本人开展按健康付费制度研究。 服务国家战略,在医疗方面,新上市药品价格、新增医疗服务价格、全国医院分支机构管理等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医政司,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等应用并专函致谢。基于成果的复旦医院排行榜,得到社会公认,社会效益显著。在预防方面,2020年2月19号递交中办一组的专报促成了常态化防控和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策,之后有12份专报获政治局常委、委员批示,持续服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主动健康方面,主导的复旦医院排行榜,发布15年,成为指引百姓就医最权威的指南,社会效益巨大。承担健康中国建设揭榜攻关任务,成果被评优秀,在健康中国大会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