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篇
事件篇

黄家驷 | 抗美援朝战地医疗队中的上医教授
1952年任上海市医学会会长
黄家驷院士一生勤奋不息、医德高尚、廉洁俭朴、平易近人,为我国医学教育、医学科学和胸心外科专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黄铭新 | 中国心脏内科先驱,一位不懈的追梦者
1946年任上海市医学会理事、1979年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委员
他是仁济医院心脏内科的缔造者,是参与中国第一例二尖瓣分离手术的医生之一。他出生于美国檀香山,成长在动荡的旧中国,却为新中国的医学进步鞠躬尽瘁。作为一名心脏科医生,他的心从未离开过中国。即使在艰难的岁月,他也相信,信念是一种希望,人人都有希望,每一位中国人就会拥有幸福。


兰锡纯 | 外科匠“心”的搏动人生
1955-1956年任上海市医学会当然理事、1963年任常务理事;1981年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心血管病专科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他,爱国、严谨、创新、卓越,毕其一生推动了中国普外科和心脏外科事业的发展。他的医道准则正如他所言:“每个患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所以行医时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病患。”责任感是他在医学上精益求精的最强原动力,也是他所建立的良好的医患信任最牢固的纽带。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是新时代赋予大医者的赞歌。


良医·良相——写在夫君刘俊离去一周年之际
1994-2011年任上海市医学会会长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是他的风格,而基于大爱之上的、对有所作为的思索,是他不可动摇的基石。因为他有大爱,所以有大无畏。他可以在市政府高层会议上为了老百姓的健康,无数次不厌其烦陈述争取惠民的好政策;可以在解甲归田后,在政协的讲台上为当年的“赤脚医生”讲话;可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为民请命”。


吴之理 | 朝鲜战场上的生命卫士
1954年任上海市医学会会长
吴之理(1915~2008)安徽泾县茂林镇人。1936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1937年在汉口参加新四军,任军部材料科科长兼外科医生。后从事伤科和卫生管理。1941年调任三师卫生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手术队医务工作。1951年任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长,朝鲜政府5次颁发勋章。后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创建急诊外科医院和原子医学研究所。50年代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分会会长


俞凤宾 | 上海市医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在他的诊所创立
1921年任上海市医学会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创始人之一;
1920年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1921年任上海市医学会会长
